花边

【北极2012】北极趣事二三

2012年7月4日

2012-07-04   北极趣事二三 

身处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沐浴在极昼中的极地曙光号。 © Bas Beentjes / Greenpeace

极昼

早就知道北极圈内有极昼,但真的身处极昼时,我的生物钟明显糊涂了。早上起床的时候,是白天;吃完晚饭去甲板,依然是白天;半夜爬起来看窗外,还是白天!这给我们带来的后果就是每天严重超时工作。因为每吃完一顿饭,就好象刚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一样。所以船上的同事们互相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不是吃了吗,而是“现在几点了?”

在极地的冰寒中,臭氧的稀薄和冰雪的反光让防晒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晒伤

冰川、下雪、寒风……这一切好像都只和“冷”有关。但此刻我的面颊阵阵发烫——是的,我被北极的太阳晒伤了。众所周知,臭氧层在南北极上空是最稀薄的。而臭氧层的一大作用就是反射紫外线。昨天还在嘲笑科学家先生每隔2小时就喷涂防晒霜太娇气,今天我就立刻吃到了苦果,不得不用冰块敷着热辣辣的脸庞。

从大船到小艇再到目的地冰山,有一段艰难的路程。 © Bas Beentjes / Greenpeace

零度跳水

在一座冰川的附近,我们要离开大船,坐小艇靠岸。岸边全是碎石,为了避免小艇搁浅,我们必须在离岸2-3米的地方下船,然后走到岸上。如果这一幕发生在三亚,我们当然毫无压力。可是在北极,在冰川附近,水温冰冷刺骨,还有寒风时时袭来。想象下,在冬天跳进及膝的冰水里,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好在大家都努力穿上了防水装备,尽可能减少涌进靴子里的冰水,尽管如此,到了岸上的时候,我的脚也已经被冰水泡得有点麻木了。

——这是真实的北极。

相关阅读

07
2023.03

林业碳汇风险难避,使用碳抵消应谨慎

我们必须正视林业碳汇自身的局限性和目前林业碳汇行业存在的风险,认识到仅靠碳抵消的“捷径”将无法如期实现碳中和,能源和经济转型才是“正道”。

10
2023.02

气候鸭先知|正视危机!2023极端天气仍将多发

请查收本周的气候领域大事

07
2023.02

全国首个生态省背后的“浙江经验”与挑战 | “碳”天说“地”

浙江的减污降碳情况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不同于京津冀的成绩,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又面临着何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