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横扫大半个中国,火电厂的粉煤灰也随着沙尘暴侵袭各大城市。煤尘随风入肺,公众健康堪忧,政府需尽快摆脱对煤炭的依赖。
2012年6月5日,年年选在世界环境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新闻发布会出人意料地结束于淡淡的火药味中。PM2.5数据发布的问题被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上升到两国外交的高度,即,美国大使馆监测和发布中国首都的空气质量是干涉别国内政,而且涉嫌违反国际公约。
实际上,从技术本身来看,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一定程度上的确放大了真实的空气质量,但是,空气污染这个问题本身,我们无可回避。其实,有些时候正是因为官方监测跟不上实际情况,才导致民间、非正式的其它数据纷纷涌现。空气质量糟糕,这不是个该不该他人插嘴的面子问题,而是个不争的民生事实。环保部门最应做的是抓紧部署,用行动说话。
让我们先撇开政治问题,从争论的焦点——“数据”开始谈起。在中国,美国大使馆每小时都会发布每小时PM2.5浓度值,然后换算成相应的空气质量指数(0-500)不等,并根据AQI的数值给出相应的健康影响提示,如“良好”、“极不健康”、“有害”等。这就是中国许多公众获取的美使馆空气质量信息。这原本对于中国并不完善的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是一个促进。但是,笔者通过仔细查阅美国环保署关于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的计算公式发现,即使是在美国本土,对于细颗粒物PM2.5的计算,采用的也是24小时均值。而美国大使馆在中国发布的AQI,却是以每个小时为单位,也因此会出现忽高忽低的数值。
这样算出的AQI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的空气质量,放大了中国原本就已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简单来说,如果以24小时平均值计来看,一天的空气质量是“不健康”的话,那么每小时滚动发布的数据中就会有很多个“有毒害”、“极不健康”、“对敏感人群有害”,因为一天24小时的污染物是波动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能是日均值的2倍或者一半。采用小时浓度值来滚动发布AQI无疑比24小时均值增加了更多“有毒害”、“极不健康”的指数出现概率,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情况。
当然了,空气质量这个问题本身并非只在美国大使馆一方,而且本质的原因也显然不在美国使馆的公布方式上。其实,当美国大使馆使用“放大镜”来看中国空气污染的同时,中国政府却用遮羞布来掩盖空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在中国民众已经能因为连续的灰霾天感觉心情压抑的时候,中国政府公布的信息却依然显示:空气是“良好”的。因此,民众很自然地就会质疑官方公布的这种数据,同时从情感上去相信一个告诉你情况确实如你所见那样糟糕或是更糟糕的信息。
2012年4月27日,北京发生沙尘暴。 © 绿色和平
因此,笔者认为,平息这场数据之争大可不必上升到国际政治问题的高度,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信息发布方式来避免这场争议。
首先,中国政府应该直面空气污染的严峻事实。而中国现有的空气质量指数的确掩盖了空气污染的真相。一方面,中国长期以来采用PM10等传统污染物来评价空气质量,对PM2.5却避而不谈,导致对空气污染状况的评测显得过于“乐观”,与民众的切身感受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中国空气质量数据的测算方法也有待改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污染浓度日均值的计算只采用11个小时的颗粒物监测样本值而不是24个小时的样本值。在一天24小时监测样本值有高有低的情况下,这无疑为地方政府“粉饰”空气质量数据提供了相当大的操作空间。换言之,中国的官方的数据,极可能存在极大的水分。其实,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日均值、年均值的数据有效性要求有20个小时的样本、324天的样本。但可惜的是,新标准实施时间并未与该标准发布时间同步,因此虽然地方政府在PM2.5小时均值的发布上皆有积极行动,对于空气质量指数(API)的解读上还停留在20年前。
其次,中国大部分城市虽然已经开始公布PM2.5小时监测数据,但对数据暗含的健康风险却遮遮掩掩。普罗大众不会明白PM2.5的日均值是35ug/m3或是75ug/m3对他们的健康会有怎样的影响,他们关心的是,在这样的读数下,老人是否可以出门散步、孩子是否可以去户外玩耍。而现在的官方数据,却只是冷漠的几个字母加数字,而缺乏对于民众的真诚关怀,公众在获取不到这样的信息,但又担忧外面的空气质量会给自己和家人健康造成影响的时候,只有继续阅读美国大使馆每小时发布的各种令人沮丧的“有毒害”、“不健康”等健康提示,而这些实际上是被放大了的“危害提示”再次加剧了公众心中的恐惧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全国通缉,灰霾元凶——PM2.5与燃煤污染》免费下载(PDF)
因此,中国的政府只需要在已有的信息公开方案里更进一步,以更加贴近民生的姿态,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广大民众提供真实的空气质量提示,真真正正回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上来,才能重新赢得公众对自己政府的信任。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公布的数据谁更符合实际,自然有大家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做检验,大可不必上升到大政治甚至外交的层面,更何况实质上说为了那点儿所谓的“面子”,就更没必要了。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