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加拿大“撤退” 德班将成为埋葬《京都议定书》的地方?

2011年12月6日

公众在德班海滩边绿色和平的帐篷前写下各种许愿。绿色和平号召各政府聆听人民而非污染者的声音。

德班气候谈判已近一周,会场内似乎被一种微妙的氛围笼罩。各方虽然没有爆发重大矛盾冲突,但暗自角力仍然时隐时现,给第二周的部长级会谈埋下了伏笔。

谈判第一天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Peter Kent)就在本国接受采访时表示,加拿大将在12月底退出《京都议定书》。消息一经传播,整个会场立即为之哗然。当多数国家代表来到德班意识到取得进展的紧迫性的时候,加拿大的举动无疑在开幕第一天就给气候变化谈判当头一棒。

按照议定书附件B对减排目标作出的要求,加拿大将几乎不可能在2013年第一承诺期截止之前达到其减排承诺。加拿大的“不及格”将导致履约委员会对该国做出的相应“惩罚”。

加拿大宣布在今年12月底退出议定书的用意在于,将给该国完成退约的法律程序以足够时间,从而使得该国在明年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前躲避任何来自履约委员会的压力。

这不仅是对气候变化谈判二十年进程的一次严重挫折,还给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蒙上了阴影。

为回应加拿大退出议定书的决定,大会主席国南非敦促各国“不要让非洲成为埋葬《京都议定书》的地方”,这不仅事关主席国的颜面,还关系到人们对联合国多边谈判机制的信心。

在加拿大退出议定书,日本、俄罗斯宣布不会接受第二承诺期的情况下,欧盟已经成为《京都议定书》命运的主宰者。

从现在的形势判断,面对背负“《京都议定书》终结者”这样的骂名,欧盟一定会在德班给第二承诺期以某种交代。各国正在密切注视的问题,是欧盟是否会按照其法律义务的要求,有诚意拿出货真价实的第二承诺期,抑或是拿出附加了诸多条件的(看似第二承诺期,实则是向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的)工具。

除了对法律形式和减排雄心的讨论,谈判第一周的另外一大看点是作为坎昆决议重要内容的绿色气候基金是否可以在德班可操作化。

坎昆决议指派了一个过渡委员会对绿色气候基金的设置进行讨论,经过过去一年过渡委员会的工作,围绕绿色气候基金的问题已经得到部分处理,其成果已被汇集到了一份过渡委员会报告中。

在德班,各国正面临是否应该重新打开这份报告并讨论其中部分内容的两难抉择。一方面,这份报告形成的共识并不完美,其中还有诸如绿色气候基金法律地位及其和缔约方大会关系等问题没有取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共识;

另一方面,如果展开重新讨论,将有可能面临各方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妥协,从而威胁过去一年过渡委员会全部工作的风险。后一种情况将很有可能引爆整个大会,并将各国谈判代表推入绝境。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李硕

本文于2011年12月3日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07
2023.03

林业碳汇风险难避,使用碳抵消应谨慎

我们必须正视林业碳汇自身的局限性和目前林业碳汇行业存在的风险,认识到仅靠碳抵消的“捷径”将无法如期实现碳中和,能源和经济转型才是“正道”。

10
2023.02

气候鸭先知|正视危机!2023极端天气仍将多发

请查收本周的气候领域大事

07
2023.02

全国首个生态省背后的“浙江经验”与挑战 | “碳”天说“地”

浙江的减污降碳情况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不同于京津冀的成绩,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又面临着何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