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京都议定书》倒计时

2011年11月29日

绿色和平志愿者在德班街头挂上了数百张政治首领祖玛、奥巴马等人的头像,敦促这次谈判聆听人们而非污染制造者的声音。

连续阴雨几周的德班在周末的一场大雨之后终于放晴,来自全球各地的谈判代表终于得以一见海滨城市的美丽。然而,会议本身是否能为气候谈判带来曙光,依然充满悬疑。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推至了顶点;但仅仅一年后,濒危的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机制已经到了需要坎昆会议“挽救”的地步。今年,在德班,我们能成就什么?

大会开幕前的记者发布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提醒说:最近密集发布的各项新科学研究都在警示全球气候危机日益急迫、灾难将不断加剧,因而亟须行动;而采取更进取行动的条件与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大会主席、南非环境部长Edna Molewa担心各国期望值和雄心过低,这完全无法与严峻的气候挑战相匹配,“照现在这样下去,我们会面临3到4度的升温。”南非总统祖玛也在开幕致辞上格外强调气候变化影响将对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打击。

缺乏雄心、没有紧迫感的问题在有的国家身上特别明显。第一天走廊里最热门的话题,是尚未发言的加拿大。据传加拿大部长在国内放言说加拿大会在12月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并不是说不参与第二承诺期,而是从根本上离开“京都议定书体系”。

与美国同属于气候政治内的同一利益集团的国家,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近年追随美国,纷纷表示不会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国际社会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逃离者”尚无定论。

而欧盟早些时候也做出了新的表态,要求全球其他主要排放大国若也能同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框架,只有这样才可以考虑支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按照某位发展中国家资深谈判代表的说法,“欧盟这是在漫天要价”。

可能成为棋子的另一个关键议题是资金机制。去年的坎昆大会已经做出决议成立“绿色气候基金”,由发达国家立即注资使之尽快运转,并保证长期资金来源。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寄望于这个基金能干些实事。

一年来这个讨论甚至有倒退的趋势,其间扮演阻碍角色的又是美国。因此虽然美国在会场里尚未开腔,但许多观察人士担心不认可“议定书体系”的美国不会袖手旁观。一些环保组织已经发出谈判不应再被美国绑架的号召,并呼吁各国不要争相效仿美国、不断降低减排合作的雄心。

中国也仍然是关注焦点。各个代表团的媒体吹风会在讲到《京都议定书》与法律产出的时候不会忘记提到中国,看来未来两周对中国的关注度将会持续升温。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李雁

本文于2011-11-29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