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极端气候持续加剧,直面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2011年11月21日

2010年,云南大旱。

“这是全球最权威的科学家们向世界发出的又一警告。”绿色和平气候和能源项目主任李硕说,“旱、涝、台风等极端天气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切肤之痛,倘若放任气候变化问题继续恶化,各国必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气候灾难。”

而根据本月15日由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显示,1951年至2009年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青藏高原冰川每年平均退缩7.8米;在未来30年,预计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全海域在2030年比2009年将上升80—130毫米。气候变化在中国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李硕说,“近年来我国西南、中部等地旱灾频发、损失严重,今年湖北、云南等多省市更再次发生大旱,这些都是气候灾害加剧的缩影显然。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是,直面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积极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于本月底在南非德班举行,绿色和平呼吁各与会国抓住本次大会机遇,提高减排雄心,携手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

“与全球严峻的气候变化现实相比,谈判桌上的进展实属缓慢,对抗气候变化的新协议至今仍未成型。”李硕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应该扮演更为积极、开放的角色,努力推动谈判进展。”

《<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SREX)>政策制定者摘要(SPM)》(英文)

相关阅读

01
2025.07

往水灾一线送饭的她,补上了系统的空位 | 气候鸭先知

此次贵州榕江暴雨中,多个周边村落参与到为受灾区域送物资的行动中,社区自组织力量迅速成为第一批“补位者”。

30
2025.06

气候韧性,是一群人保持不服输的劲头

气候鸭先知邀你共绘《倔强地图》!

30
2025.06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简报聚焦中国市场,通过系统分析与评估REITs在可再生能源设施领域的市场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