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汞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2011年11月9日

中国大气中汞的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于煤电

本文已发表于《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全球汞问题政府间第三轮谈判(INC3)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各国代表将对一份全球性汞控制文书的草案进行讨论,致力于达成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汞控制公约。

中国的能源和工业结构决定了中国大气中汞的排放约有一半来自于煤电。中国对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特别是2002年以来火电装机容量呈爆炸式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代价。近年来,中国的汞排放因为煤电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攀升而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汞污染前景堪忧。

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和生物富集性。元素汞在自然界中能够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高度富集和放大。 UNEP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近200年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3倍左右,各种人为源每年向大气排放汞约2000吨,其中中国每年排放汞约600吨,占全球汞排放总量的1/4。

中国本土的汞污染情况已经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松花江沿岸渔民中曾经发现甲基汞慢性中毒病例,随后又发生天津蓟运河和辽宁锦州湾汞污染公害事件;2007年,贵阳市水源地之一的百花湖,其底泥汞含量被查出严重超标。此外,许多研究发现,汞污染源附近出产的水稻和蔬菜里也发现了甲基汞富集的现象。

即便如此,中国目前在汞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汞污染源头不清,没有全国或者行业的汞排放统计数据,只能根据国外的统计模型估算;其次,相关立法和监管缺失,尚未建立一定规模的汞污染监测网,信息不充分不透明;另外,企业和公众对汞污染的环境意识普遍缺乏,而且防治技术落后。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汞污染防治的效率及进度。

迫于国际压力,中国在今年9月公布的修订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首次引入汞排放限值为0.03mg/m3,不过国内现有技术已经可以达到更低的排放值,这一标准其实没有真正的监管意义。

国际汞谈判必然会加快中国汞排放清单的建立和排污监管。不过从根本上来讲,汞污染一旦产生,治理起来在技术和资金上难度极大,所以控制源头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彻底摆脱汞污染的困扰,中国必须逐步远离煤炭,大力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阶段,政府迫切要做的应该 是制定更为严格和行之有效的减排标准和政策,加强排污信息公开和鼓励公众参与,并鼓励汞污染治理的科研和技术创新。

本文作者:绿色和平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王英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