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纺织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指南(1.0版)

2011年9月26日

纺织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国共有50,000多家纺织厂。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自1995年至今,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但另一方面,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化学品的使用上的。与化工产业一样,纺织业已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产业之一。全球生产的化学品约有25%用于纺织业。有证据表明,纺织业要为中国的很大一部分水污染问题负责。纺织业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是珠江和长江等重要水系遭受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随处可见,表明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经验证明对污染企业授予排污“许可”这种做法使得有毒有害物质合法地污染了江河海洋。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其治理和清理工作复杂而又昂贵。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管理方法,一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之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健康影响无法确定,“零排放”理念随之诞生——即禁止向环境中排放任何有毒有害物质。而实践证明,目前的最佳方法是对产品和工艺进行重新设计,逐步停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由于编者能力所限,指南中所描述的方法与案例可能并非现存最完善的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措施。因此我们欢迎各位读者向我们提出批评意见,以方便我们在此基础上对指南做出不断的修订、更新与充实。

同时,本指南也将陆续发布更新,有兴趣订阅更新的朋友,可在此输入个人信息,申请订阅。

姓名
邮箱
工作单位名称
职位
申请订阅

纺织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指南(1.0版)下载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