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发现北极”第3天:踏上海冰!

2011年9月15日

夕阳西下,船员们在甲板上享受片刻的宁静。

昨天傍晚启航之后,我们的船向西北进发,今天下午两点左右驶入海冰区。我去饭厅接水喝,老水手大卫问我:“见到海冰了吗?”嗯?我一惊,已经进入海冰区域了啊!转身就往窗口跑,向外一张望,果然白茫茫一片……

我的室友乔治亚提醒我:“上到驾驶舱里去看,更清楚哦。”

那还用犹豫吗?我立马下到宿舍房间里,穿上厚外套,帽子手套围巾全副武装,相机往脖子上一挂,然后就向上窜。

不过,驾驶舱里气氛可没这么轻松。海冰区意味着危险,虽然“极地曙光号”是破冰船,但是太厚的冰不值得去冒险,于是船就找碎冰块之间的夹缝钻来钻去。船长丹尼尔、领航员阿尼、女水手丹妮都面色凝重,注意力高度集中。除了紧紧盯着前方窗外的海冰,还要随时操纵手中的舵向,眼疾手快,如作战指挥一般。

剑桥博士提尔和3D专家马修也在驾驶舱里驻守。他们的任务是观察附近海冰的面积和厚度,希望挑选出适合进行科学测量的冰块。

我上到甲板上,想看得更清楚。气温大概在零下四度,没有风,天气很晴朗。海冰就像油脂碎块一般浮在水上,面积都不大,最常见的大小差不多相当于一间客厅。放眼望去,海冰碎块绵延不绝。随着船驶过,紧挨船舷的海冰被撞击得沉沉浮浮,露出下面深藏不露的海水。

神奇的是,北冰洋的海水是漆黑色的,不知是因为光线角度太倾斜,还是因为太深。总之,就像一滩墨汁,下面藏了些什么,完全未知。也许巨大的鲸从船下游过也不一定。

更美妙的是,彩虹一直跟随着我们!空间很辽阔,可以见到完整的半圆形彩虹从海冰上跨过。

下午四点,提尔找到了一块足够大的冰,将近一百米长,冰面上长着两条冰脊。所谓冰脊,就是碎冰碰撞之后挤压出来的部分,像山峦一样。但是海冰上的冰脊都很低,高度也就在几十厘米。

找到目标冰块之后,提尔、尼克、马修迅速下到冰面上,将传说中的神器——激光3D扫描仪支起来,开始扫描冰面形状。外国人做事情真得很认真,平时开玩笑,但是工作一来,脸孔都板起来,一是一二是二,自己份内的事绝对做好,总结起来就是“自觉”。

水手“李逵”(我忘了他英文名了,但是长相倒是记得很牢)看我靠在船弦上向下张望,就冲我招手:“下来吧!”“我可以吗?”我对团队的规矩已经有感受了,擅自行动是不可取的。“李逵”点头说可以,网络工程师尼尔立刻接话说:“穿上救生衣就好了!”说完就带我向工作舱走,拿起一件救生衣帮我套上。

那……我可真下去啦!我抓住绳索,沿着搭板一步步走下去,五步,我就踏在了冰面上。头一秒钟没感觉,因为冰面太平稳,除了表面覆盖有薄薄一层积雪,其他感觉跟北京冬天的滑雪场没区别。不过,第二秒,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北极啊,这是在海上,这是在一块漂浮的海冰上,这是我本次万里跋涉最终的目的地,就是这块冰,我站上来了!天哪!我立刻跳起来,狠狠跺了了三下,嘴里叫着:“这是我在海冰上的第一步!”然后又转身冲船上的人挥舞双臂。大家都看着我笑。不过我一高兴,一转身就滑了一跤。“李逵”开玩笑说:“哦,现在你又有了海冰上的第一跤了……”原来海冰不滑是假象,表面的积雪很薄,走过去就踢走了,露出下面的冰块,非常滑,所以要穿老虎牙一样的雪地鞋。

偶有闯进测量区域的人,尼克或马修都会礼貌地把他们“请”出去,生气或者大喊大叫是不会的。科学家们全神贯注的埋头与自己的仪器“谈恋爱”。

工作就是工作,玩儿就是玩儿,人家分得真清楚呢。

晚上9点,科学家结束了冰上扫描工作返回船舱。明早7点,他们又要开始钻探,测量冰层的厚度了。

相关阅读

30
2024.09

我们把一场气候危机搬进剧场,接下来……

我们希望这台戏剧成为一个工具,帮助更多人与那些和自己身份不同的人建立连接,并开始思考:面对气候危机,我的角色是什么?我又能做点儿什么?

30
2024.09

重塑气候变化话语,共创气候行动联结丨气候叙事工作坊回顾

绿色和平和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发起了“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集合地方社群、环保组织和媒体工作者,通过建设知识分享和资源交流的平台,提升极端天气事件响应能力和气候传播能力,为公众参与气候行动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 作为“气候灾难下的民间力量” 系列工作坊的第二场,于9月20日举办的气候叙事工作坊,再次邀请地方NGO伙伴、媒体和内容生产者们聚集在杭州,一起思考我们每个人和气候变化的关联,共同创造更具希望、可以赋能行动的气候叙事,为引导更多公众参与气候行动建设积极的话语基础。

26
2024.09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马兹·克里斯滕森谈中国之行的感受

通过行动、动员周围的人,才能解决地方环境问题,进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