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塑化”的北极

2011年9月13日

©Nick Cobbing/Greenpeace

正如很多人认为北极是世上最后一方乐土一样,北极的确是世上所剩无几的极少受人类文明影响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一直希望尽全力去保护它。可惜的是,年复一年的发现让我们倍感忧心。绿色和平最近在北极收取到海水塑料碎片的样本,发现惊人的事情: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已经祸及北冰洋了!

我们日常生活中制造了不少塑料垃圾,这些塑料除了进入陆地上的垃圾填埋区外,也有一部分流落在了海洋中。而这些落在海中的塑料垃圾正渐渐“塑化”和污染我们的生态环境。不说不知道,它们在海洋中的破坏力,可比在陆地的影响更深远呢。

海洋的温度和紫外线辐射都比陆地上低,所以更难分解塑料。这意味着,塑料对那些依赖海洋而生的生物来说有着较大、较长远的影响。有人曾观测到鸟类使用塑料筑巢的情况,而其他海洋生物也有被塑料缠住的情况,或是误将塑料当作食物吃掉,造成其中的有毒化学物如双酚A和重金属等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而落入海洋中的塑料,还有可能被冲到海滩上成为沉积物的一部分,改变海水的温度。如此这般,还会影响海龟等动物的繁殖,因为它们的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能孵化。

除此之外,海洋环流(ocean circulation)的水流旋转方向,有可能将周围的废物卷入漩涡,导致塑化物质堆积。其中“北太平洋垃圾带”就是众所周知的例子,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有研究显示,在这个“垃圾带”里的塑料碎片比浮游生物都要多。这种由海洋环流引起废物堆积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全球四个地方,不过目前相关研究并不多。

本文作者:Clare Milller,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目前正在北极的瓦尔巴群岛水域上采集海水样本。

绿色和平曾在许多缺乏相关数据的地区,如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红海、地中海、南中国海、菲律宾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等地抽样检查海水中的塑料碎片,希望能增加这方面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而现在,我们则来到了北冰洋。

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北冰洋采集海洋塑料碎片的样本,采集样本时需要在相对比较“平静”的海水作业。经过几番等待后,我们拖着连接在船旁边的浮游生物网与流量计,开始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了一些塑料样本,其中有鱼线、有飘浮的胶卷,它们大部分都是非常小的(小于5毫米),除此之外我们也目击过一些大块的飘浮物。

海洋在气候变化、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夹击下,已经伤痕累累。

相关阅读

19
2025.05

气候”人从众”|来第二届鸭先知文化节「共创」气候行动未来式

第二届鸭先知文化节将于2025年6月6 - 8日在杭州余杭青山村举办,由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主办。活动设工作坊、展览等,聚焦气候行动多面性,邀各界人士共探气候解决方案,扫码可报名。

10
2025.05

可持续食农领域如何帮助农户应对气候变化?

在绿色和平的《节气的时差》研究报告发布会上,来自大理的民俗文化观察家、来自广州的可持续农产品消费者、来自北京的生态农业倡导者们聚在一起,提出了她们眼中,可持续食农领域帮助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与方法。

09
2025.05

哪些传统农业智慧与新技术,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在我们的传统农业智慧宝库中,还有哪些技巧可以拿来复用?在现代科技手段中,又有哪些惊喜值得发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