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极端天气警醒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要行动而不是争论

2010年8月25日

近来,极端天气事件接二连三的肆虐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其数目之频繁、破坏规模之大,可谓触目惊心。中国从年初的西南五省大旱、长江洪水、东北水患,一直到甘肃省舟曲县突降暴雨引起的泥石流将县城淹没,造成令上千人死亡的国难。现在四川则因洪水告急。

在国外,巴基斯坦大洪水,俄罗斯持续高温引起的森林大火……接踵而来的气候灾难,再一次给全世界政府拉响警钟———必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更要逐步摆脱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旱灾面前,昆明市东川区阿旺乡多依村75岁的邵顺起大爷说:“如果人懒惰,没有收成,没话说,但是现在勤劳的人也没有办法了。”

但与来势汹汹的极端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步履艰难。日前,在德国波恩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又一次以僵局收场。上月底,美国参议院搁置了其国内气候立法的进程,这意味着短期内美国不会有全国性的减排目标。

鉴于气候变化问题成因的全球性,很多国家难免有想“搭便车”的念头,希望别的国家多做一点,自己国家少做一点。小岛国和一些最脆弱的国家嘶声力竭的呐喊,是因为他们会是最早遭受灭顶之灾的国家。而那些自认为受影响不会太大的国家,即便自身排放量可能很大,也会在气候问题上消极怠工。这种消极态度既是对全球气候公平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的不了解。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原因, 全球变暖影响, 全球暖化, 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
面对洪水等灾害,在低碳行动中,即使你只是迈出一小步,也会有所帮助。

俄罗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直以来,作为世界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的俄罗斯,对于采取减排行动非常不积极,去年出台的气候目标是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可在1990年水平上再增长30%。

入夏以来,热浪席卷俄罗斯,超过1200个俄罗斯人消暑时溺水身亡。高温引发了大火,山火导致的烟雾可能致数以百计的民众丧生。原本以为全球变暖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寒冷国家能有什么危害,这下俄罗斯政府也被迫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其的危害性。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称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的转变已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并敦促各国领导、各社会团体以更积极的方式来对抗气候变化。这是俄罗斯领导人第一次如此高调的评论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形势。

其实不光是莫斯科在经历最热的夏天,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上个月发布的预测,2010年很有可能是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上周发布的另一份由英美科学家联合发布的报告《2009年气候状况》,亦称从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面对这种种气候灾难,就连去年底随着“气候门”开始闹得轰轰烈烈的气候怀疑论,到了这会儿也似乎销声匿迹了。“警钟”已在长鸣,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刻不容缓。

——杨爱伦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本文发表于2010年08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加入绿色和平

相关阅读:

低碳救灾:绿色和平在旱区

全球变暖原因, 全球变暖影响, 全球暖化, 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气候暖化” href=”http://icare.greenpeace.org.cn/china”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我在乎,我行动:气候中国行

最新评论:解旱灾的口渴更要治变暖的根本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