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气候影响:就在你我身边

2009年12月24日

大会十万人游行 气候旗帜的海洋

我们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地底挖出,燃烧它们,产生能量和温室气体,生产商品;有些物品我们仅仅使用过几次,便将它们丢弃,然后继续燃烧化石燃料,产生能量和温室气体,以便”处理”它们。资源就这样”烂在地里”,而数不清的温室气体升上天空,积聚起来,一步步地改变着地球的温度和气候。–海啸、飓风、洪水、暴雨、高温、大火、低温、冰封、沙暴……不觉得很耳熟吗?这些灾难,其实早就已经盘踞在近几年的新闻里,在世界各地一点一点地扩大,蔓延着。

科学预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还会遭遇更多的”极端气候”;行业预测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我们还会生产更多的石油、建造更多的燃煤电厂。这一切都说明了由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的气候正逐渐失控。

或许在外星异变面前,人类无能为力,只能制造方舟,放弃大部分人的希望,苟延残喘到下一个纪年。可是气候变暖造成的灾难却是完完全全源自我们自身,难道我们也只能坐以待毙,任由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天空,一点点腐蚀我们的未来吗?

请关注气候变化给这个地球带来的全方位变化吧!

相关阅读

26
2025.11

FT中文网专访 | 袁瑛:气候大会上的化石能源巨额账单,谁来为失控的气候买单?

袁瑛指出,中国在国际气候事务中逐渐展现出三个主要突出的角色:全球绿色转型的领导者,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国际合作新规则的塑造者。

25
2025.11

风光领跑,煤电重构:迈向“十五五”电力低碳转型新常态

《迈向“十五五”:中国电力低碳转型新常态与新机遇》简报发布

25
2025.11

财新专访|绿色和平袁瑛:后美国时代的气候博弈与中国的角色

虽然最终案文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但在‘先有资金还是先有行动力’的僵局中,本届气候大会依然就建立‘公正转型机制、适应资金、以及加速减排行动’等议题上达成共识,这在当前环境下已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