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中国青海,黄河源,玛多县玛查理镇。这个移民村居民主要是黄河乡、扎陵湖乡和黑河三个地方来的生态移民,共90户左右。他们都是失去牛羊的困难户。 图中人物为丹真一家,两年前从黄河乡搬来,五口人,三代同堂。©绿色和平/杜江
这天是星期三,但是家里如同周末一般热闹,有来串门的亲戚,也有附近寺庙的喇嘛。我们被热情的一家人请到了上座,一大屋子人亲切的坐在一起,说话聊天。
进门的时候正巧遇上一个在县城工作的亲戚来看望他们一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是他手里提着两大可乐瓶牛奶。这位藏族机关干部告诉我,搬到这个移民村里的镇上主要是黄河乡、扎陵湖乡和黑河三个地方来的生态移民,共90户左右。他们主要都是失去牛羊的困难户,当地政府为了保护黄河源区的环境把他们安置转移在了这里,前两年新盖了这一片房子。现在政府每年给每户6000元的补助,但是由于没有牛羊,生活还是很不习惯,他每次来看望他们都买上一点奶子带上。
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脱离当年草原放牧的样子了。
年长的杨拉奶奶今年67岁,在搬来玛多县城以来,她一直在黄河边生活。杨拉告诉我们,在藏语里,玛曲就是黄河的意思,她的家就在70公里外的玛曲热切(音译)。对比起搬到了定居房后的生活方式,杨拉更怀念以前游牧的生活,”(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什么都要买,奶子三块钱一斤,牛粪五六百块一车,肉一年才能吃上几回。”杨拉的脸上现出了一点难色,”原来家里有30头牛,50只羊,后来有一年雪灾牛羊都死光了,前年全家就搬到了这里。每年的收入就是政府给的6000块和挖虫草的2000块钱,还是很困难。”
一旁坐着的杨拉33岁的女儿益西拉姆补充道:”以前在在牧区吃肉、喝奶很方便;现在最不方便的就是没有牛粪烧了。政府虽然每年会补贴一吨煤,但还是不够用。”对于未来,她忧心忡忡:”现在打工也打不上,以前只会放牧,现在也只能呆在家里。儿子现在12岁了,很担心以后没钱供他上学。”
然而有趣的是,家中的两个12岁的小家伙却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分别在县城里长大和在牧区长大的表兄弟俩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同,但是被问及喜欢现在的房子还是以前的帐篷时,两人异口同声地表示:”现在好,房子暖和,还能看电视!”
哥哥先巴多杰在玛多县长大,汉话流利,歪戴一顶hip-hop的帽子,夹克里穿着迪斯尼的长体恤,俨然一个小”时尚人士”。弟弟曲美仁增尼玛小时候帐篷里长大,现在黄河乡念书,只会说藏语,清秀的小脸总是藏在妈妈的身后,十分害羞。
哥哥喜欢手枪,以后想当警察;弟弟喜欢自行车和滑板车,喜欢看动画片,想以后当藏语老师。活泼的哥哥继续跟我们说,觉得自己的衣服有个性,爸爸妈妈的藏袍显得很土。他喜欢周杰伦、成龙,喜欢看《同一首歌》和武打片。他去过西宁,觉得西宁特别大,有很多超市,还有公园,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北京看天安门和长城。
丹真的家人站在生态移民村的房子前向我们微笑。
一会儿,到了午饭的时间,益西拉姆张罗起来。一家人的午餐非常简单,每人一碗用一点酥油拌的米饭,饭后一小碗酸奶。在他们的家中我还看见了大箱的方便面,告别了草原的牧民正在努力的适应各种各样的新环境,包括饮食。
告别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们家的门牌–三岔路口024号,游牧的藏民也有了门牌号。对于这一家生活在黄河源区的三代人,他们生活的轨迹正在转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衷心祝愿他们好运。
更多气候难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