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政策扶持国内市场是发展关键

2007年9月19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光伏发展报告》。

太阳能光伏具有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等优势。近几年,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拉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崛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光伏生产企业。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三大生产国之一,但是90%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都出口到国外市场,如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内太阳能光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产品;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

《中国光伏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政策发展趋势,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高是其近期在国内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借鉴其他国家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制定有效的价格机制是推动中国光伏发展的关键。报告预测到2030年左右,光伏发电将在价格上具有与常规发电竞争的能力,并逐渐成为主流能源利用形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指出:”必要的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动力,进而实现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和成本降低。国内市场的缺失,从长远的角度看,可能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做好准备在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投资,但必须有稳定的政策保证这些投资可以获得相应回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光伏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太阳能光伏作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发电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指出:”中国正逢发展太阳能光伏的大好时机,产品的供应能力已经具备。如若能辅以有效的市场激励政策,特别是好的价格体系,相信中国不仅能成为太阳能光伏的生产大国,也能更多的把光伏优势在国内市场得以体现。”

此外报告还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继续在解决中国偏远地区老百姓用电和脱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建筑并网光伏系统和大规模光伏荒漠电站这两种形式将逐渐成为中国光伏市场的主流。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陈冬梅说:”在全球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的思考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我们更期望通过太阳能光伏的规模化应用,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Other contacts:

李俊峰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
电话:6800 2615
电邮:
网页:www.creia.org.cn

杨爱伦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电话:6554 6931-162
电邮:
网页:www.greenpeace.org.cn

陈冬梅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
电话:65227100-3209
电邮:
网页:www.wwfchina.org

相关阅读

15
2025.01

回顾2024:面对不确定性,中国车企的绿色突围之路

2024年上半年中国车企海外使用阶段碳足迹分析

08
2025.01

最新研究表明,林业碳汇交易需警惕劣币驱逐良币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联合发布《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

06
2025.01

碳市场2.0:林业碳汇的国际进展与本土实践|媒体工作坊回顾

当减碳目标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发生冲突时,哪些解决方案是真正值得推广的,哪些需要我们批判性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