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绿色GDP核算终于迈出艰巨一步

2006年9月12日

北京街头的一个行人戴上口罩,以减少污浊空气的吸入。

回顾过去百余年的经济发展,人类和生态环境皆付出了难以挽回的巨大代价。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相关的制约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和治理成本。

现在,中国经济正高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发生的严重环境公害和多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引起了公众和国内外专家的深切关注和思考,这种泥沙俱下的发展模式究竟能持续多久。中国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对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将绿色GDP引入中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

自从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一些国家开始积极推动有关计算,但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开展相关的全面环境经济核算工作。

由于尚未有人进行过同类核算,我国绿色GDP核算的可靠性,以及我国参考发达国家的标准是否适用等问题,使得”绿色GDP”在中国的核算研究一度饱受质疑。

绿色和平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发展情况备受注目是理所当然的,但即便困难重重,这项开创性的尝试依然需要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已计算出的损失成本只是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绿色GDP还需要更为艰苦的工作。

展望将来,如果绿色GDP能真正落实到国家的诸多发展环节,环保诸因素被纳入到各个地方的长远规划当中,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得到有力保障。我们期待着中国绿色GDP的核算研究能够进一步扩大范围,完善方法,逐步形成一个长效的核算制度。

连接: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相关阅读

23
2025.11

守护多边主义下的共识:COP30的成果与妥协 | 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

经过一天加时磋商与闭幕全体会议的一度暂停,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终于在多方博弈中落下帷幕。 本次会议在争议与妥协中取得部分进展:呼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支持至2035年时提升至三倍;尽管化石燃料转型路线图未正式纳入大会决定,由主席国推动的 […]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