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科学家警告全球暖化比之前估计严重

2001年1月17日

各政府代表将会通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科学评估报告。该委员会由联合国于 1988年成立,成员为国际资深的气候科学家。据报,评估报告调高了上次在1996年发表的预测:气温上升调高近一倍、海平面再上升、恶劣天气更频密。此外,各国将同意签订一份会议《撮要》,作为下一轮气候协议谈判的基础。《撮要》的字眼曾引起激烈争论,因为一些政府和工业组织设法淡化报告的科学结论。

身在上海的中国绿色和平总干事何渭枝说,”如果各国不肯接纳科学家的警告,仍抱着海牙会议时的态度,那么人民便没有自由选用安全、无污染的能源、没有机会保謢自己和地球,免受气候变化的祸害。”

虽然报告内容尚未完全确定、未发表,但草稿已流入多个新闻机构,内容都是全球暖化的严重后果。已发表的《第三份评估报告》的部份指出一些科学结论:

现在我们比《第二份评估报告》时更清楚知道,人类排放往大气层的温室气体──其中以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气体为主──正在改变全球气候;

二十世纪的气候变化──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及降水量增加,将会在二十一世纪变本加厉;

预料下世纪的气温上升将会由《第二份评估报告》的1-3.5C增至1.5-6C;

预料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是14-80厘米,中位幅度约0.5米;

预期恶劣天气将会更频密,如热浪、暴雨成灾、最低气温上升及更少冷天;

冰川和两极的冰块继续溶化,北半球的雪和冰封地带继续减少;

气候变化将持续多个世纪,而且大气层的热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导到深海,纵使能够尽快停止排放温室气体,人类目前的活动亦足以留下数百年的影响;及

按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冰岛的冰冠和卅或南极西的冰层可能最终溶化,虽然本世纪大概不会发生。上述其中一处溶化都会令全球海平面上升约六米,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去年十一月在荷兰的会议中,各国无法就《气候协议》达成共识,因此今次在上海的会议非常迫切。只有公众施压,才能迫使各国商讨切实减低排放温室气体及作出艰难的决定,好让全球由烧矿物燃料转为采用可更新能源。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避免《第三份评估报告》所预测的温室情况。

相关阅读

20
2025.11

COP30倒计时:不止于谈判,绿色和平在现场

当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谈判进程进入关键期。作为COP30观察员的绿色和平国际团队,在会场之外,通过一系列极富新意和创造力的活动,向与会代表乃至全球公众发出洪亮而清晰的集体呼声:气候危机已迫在眉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极端天气投影:“看见”气候危机 11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

17
2025.11

会场外的另一种力量:在COP30的贝伦街头,回应我们共同的未来

炽热的阳光穿透亚马孙雨林的湿气,灼烧着贝伦的沥青街道。但比阳光更灼热的,是街头上万人的呐喊。手绘的标语在汗湿的手中传递,鼓点与雷鬼乐撼动潮湿的空气,不同语言的口号逐渐汇成同一个声音:“我们,就是答案!” 这是发生在COP30气候大会第一周结束之际的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大游行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