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修复破碎的森林,让大象回家

亚洲象,是体型仅次于非洲象的现存第二大陆生哺乳动物,与亚洲大陆很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自然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人,尤其是村寨里的长者们来说,亚洲象这种动物,可以说是很熟悉了,他们说起野象的趣事,就像是闲话日常的家长里短,甚至还给一些经常进村捣乱的“熊孩子”起了昵称。但实际上,人和象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象与人类——关系复杂的“邻居”

曾经,它是人们想象中神秘又强大的动物,与人类之间有充足的空间距离。在人类社会的脉络中,它以图腾的形象出现在特定人群的精神生活中;作为寓意“四方无事、民康物阜”的瑞兽,它出现在传统工艺品上;它还出现在佛教、印度教和众多原始宗教相关的故事里,被人们膜拜、敬仰。

西双版纳勐满村村口的白象庙旁竖起了提防野象的警示牌。© 夏德锐 / Greenpeace

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大象的了解逐渐增加,与大象的互动也变得频繁。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出现了古人驯服野象用于生产、运输甚至战斗等活动的记载。之后的两千多年间,人类农耕的急速扩张带来森林的急剧减少,以及对大象的驱赶和屠杀,这使得亚洲象的分布区猛然压缩且数量大量减少。近几十年中,亚洲大陆上人与象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了,这也使人与象的关系显得更为矛盾而危险:一方面是大象不断为人类所伤害,因盗猎而丧生、致残,或被逼迫虐待来劳作表演;另一方面大象不断侵入人类的聚居区,掀翻车辆,毁坏农田,伤害人命……屡见不鲜。

村民郑忠平的玉米地在2019年11月的野象侵犯中损失严重;野象活动过后只留下几捧完整的包谷。© 夏德锐 / Greenpeace

大象在公众眼中的形象,似乎经历了两次反转,从充满神秘色彩的巨兽,发展成为了人类活动的直接受害者,又成了现实生活中难以相处且危险的“邻居”。

人象关系为何经历了这样演化?这要从亚洲象自古以来生活的家园——森林,说起。

大象与森林——相互依存

以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为例,历史上,亚洲象曾在华夏大地上广泛分布于从北至黄河流域到南的广大区域。随着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亚洲象的领地不断退缩,直到现在在云南省西南部偏居一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片拥有北半球现存最高纬度热带雨林的土地,就是中国所剩无几的亚洲象种群最重要的家园。

出没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野象 © 郑璇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作为生态金字塔顶端的大型哺乳动物,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广,善于根据季节规律寻找适合觅食、育幼、繁衍生息的功能区域。它们群居、个体间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和深度的沟通,它们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长久的记忆,通过群体之间密切的协作和沟通,不断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努力适应生境的改变,也同时对生境进行强有力的改造。

成年的亚洲象体型巨大,可以轻松在密林中开辟象道。© Ardiles Rante / Greenpeace

在雨林中,亚洲象发挥着类似土木工程师的作用:它们在林中穿行的巨大身躯,开辟出象道,被它们采食的竹丛倒下,形成林窗,让阳光能够透过树冠之间的空隙,洒在郁闭的雨林中这一小块略微开阔的地方——这为雨林的健康、新陈代谢和林下植物的更新迭代,以及林中小型动物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大象的脚印形成的小水坑,帮助林间两栖动物和靠雨水传播种子/孢子的植物生存繁衍;大象的粪便,为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养分和环境,甚至被昆虫所利用作为居所。这些庞然大物,就这样串联和驱动着林中的蓬勃生机。而这样充满生机的森林,也为当地的人们养护着水源、维持着水土、调节着区域气候、供应着多种多样可四季采集的林产品。

保护区内食物源基地内红外照相机拍摄到的野生亚洲象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然而,在西双版纳,亚洲象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着多重压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扩张;以橡胶为代表的种植园侵蚀天然林;原本完整的雨林被割裂成小碎片,且碎片内的森林健康状况退化;外来物种入侵,与地方性本土物种争夺生存空间等等。

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正冒险穿过公路。© 郑璇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随着这一片特殊的热带雨林在压力下衰退,不光人类从中获得的生态系统服务大打折扣,野生象群在其自然生境中获得足够的食物来源、掩蔽场所、以及适宜的功能性区域的可能性都在严重丧失。大象不得不与人类更频繁地互动,它们学会了采食玉米等农作物、在农田中觅食和休息,把谷仓当成偶尔的自助餐吧,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游荡玩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当地人也会以打趣的口吻来讲述大象“调皮捣蛋”的事迹,但是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胁让当地人对大象的态度五味杂陈—— “人象冲突”成了亚洲象保护工作中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注:西双版纳州人象冲突可能性预测图 (Chen et al, 2016) (a) 人群聚居区遭受象损的可能性;(b) 人群聚居区在旱季受到野象攻击的可能性分布;(c) 人群聚居区在雨季受到野象攻击的可能性分布。红色为高危,蓝色为低危。

大象、森林、人——如何重修旧好?

传统中被视为吉祥象征的大象,变成了脾气暴躁、难以相处的“邻居”。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对它们进行监测预警、防御甚至驱离,以保证当地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利用现代科技,耗资不菲,架设起堪比治安系统的配套设施;有的因地制宜,筑起防象墙;或者利用象的听觉敏锐且排斥蜂类的特性,在靠近象群活动范围的人类聚居区周边,架设蜂箱养蜂避象……然而,这些防象措施,经常会被拥有很高智商和学习能力的亚洲象们轻易破解。

治标更要治本。除了各种防象措施作为补救,修复亚洲象赖以生存的雨林,让它们“有家可归”,才是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十余年。建设思路和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起初,一线的林业、保护工作者和专家,尝试在远离村寨的退化土地上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期望能投其所好地引导大象去基地觅食远离村寨,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种植速度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象群的需求,而且似乎鼓励了象群采食农作物。经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错,现在主要采取以清理外来入侵物种、恢复原生植被为主,选择亚洲象在其自然生境中喜食的本土野生物种,对退化的土地进行植被再造,并结合其他森林管理的方式,逐步修复森林。

改良版方案和实践,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基地内,更多的食草动物被监测到,消失踪影几十年的印度野牛重现了,甚至食肉动物的痕迹也屡有发现,基地内的小生态系统的活力显著上升,并且跟周边天然林产生了更好的连结,同时周围的村寨也反映象损有明显的减少。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保护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给亚洲象一个家》

人、象、森林,从来不是相互独立的三个元素,而是相互有着紧密联系的系统——它们在时间、空间、功能上彼此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改变。修复森林、修复亚洲象的栖息地,受益的不仅仅是亚洲象,还有其他依赖雨林生存的动植物。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也不只是施与者的角色——健康的雨林,也守护着人类的生计、健康和安宁,为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森林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而且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不断地投入和试错,任何原因造成的停滞或中断,都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这就格外需要政策的有力支持、持续的资源投入,以及耐心地监测和评估。尽管还有很多挑战,可喜的是2019年,国务院出台了《天然林保护制度方案》,以及《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构建自然保护地的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希望这些政策的落实,能够对于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精准管理和保护、修复带来切实的推动。

森林本是人和象共同的家园,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森林成片,万木争荣,人类和大象能再次和谐共处、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参考资料:

[1] [英] 伊懋可. 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2] Raman Sukumar. The Living Elepha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张立.中国亚洲象保护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8.

[4] 亚洲象在中国的种群分布约有219至242头,分布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主要分部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等地(张立,2018)

[5] Chen Y, Marino J, Chen Y, Tao Q, Sullivan CD, Shi K, et al. (2016) Predicting Hotspots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 to Inform Mitigation Strategies in Xishuangbanna, Southwest China. PLoS ONE 11(9): e0162035. doi:10.1371/journal. pone.016203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