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欧盟:救气候要大手笔,就像救银行一样

2009年3月10日

绿色和平行动者围堵欧盟财政部长会议大楼的进出口,要求他们拿出更多的钱,挽救全球气候危机。

到2020年为止,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需要1100亿欧元的资金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难以逆转的影响。发达国家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责任,来有效减少地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每个欧盟国家承担的资金份额是根据其支付能力以及在气候变化中所应负担的责任来确定的。基于此,欧盟国家每年应该拿出350亿欧元,相当于每个欧洲人每周仅仅是1.3欧元左右,也就是一张公共汽车票的价格。

<divclass=""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codebase="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7,0,0,0"width="430"height="400"id="ss189"align="middle"><divname="allowScriptAccess"value="always"class=""></div><divname="allowFullScreen"value="true"class=""></div><divname="movie"value="http://www.greenpeace.org/resources/gcms/slideshow/ss189.swf"class=""></div><divname="quality"value="high"class=""></div><divname="bgcolor"value="#ffffff"class=""></div><divname="FlashVars"value="xmlfile=/china/PageFiles/223179/climate-action-in-brussels&.xml&captionTextSize=13"class=""></div><divclass=""src="ss189.swf"mce_src="ss189.swf"quality="high"bgcolor="#ffffff"width="430"height="400"FlashVars="xmlfile=/china/PageFiles/223179/climate-action-in-brussels&.xml&captionTextSize=13"name="http://www.greenpeace.org/resources/gcms/slideshow/ss189"align="middle"allowScriptAccess="always"allowFullScreen="true"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go/getflashplayer"></div></div>

“财政部长们可以拿出数十亿纳税人的钱来挽救破产的银行还有他们的经理们。我们来到这儿,就是要让他们保证同样拿出钱来制止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和平全球总部气候项目主任Thomas Henningsen替行动者们讲述了这次行动的心声。而绿色和平欧盟办公室气候政策总监Joris den Blanken则进一步陈述已然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各国首脑们曾经误判金融危机发出的警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在付出代价。面对全球气候危机,我们负担不起给他们再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投资必须立刻开始以阻止气候变化的失控。如若不然,我们将失去地球家园。”

这次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将直接影响欧盟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态度。3月19-20日,欧盟各国首脑的布鲁塞尔会谈会对欧盟资助发展中国家制止气候变化的具体金额作出最后结论。而本周,全球知名科学家正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并有可能对因人类消极行动而导致气候危机加速恶化发出警告。

为了帮助筹集资金,绿色和平在会议行动的同时,也支持一个新刺激计划,要求富裕国家为他们之前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支付相应的费用。

相关阅读

17
2025.04

当所有车都用电,网约车凭什么保持减碳优势?

出租网约车的电动化是交通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空驶率可能会抵消电动化带来的减碳“福利”。

16
2025.04

“节气的时差”凸显农户气候脆弱性,提升韧性需多元主体参与

绿色和平与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节气的时差:多元农户经营主体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策略案例研究》报告。

09
2025.04

聚焦碳足迹:新法规下中国车企如何保持全球竞争力?|零碳交通专家谈②

绿色出海,中国车企应优先思考并协调应对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