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发现极地曙光号!

2011年9月13日

不幸被我的“乌鸦嘴”说中了!当我从快艇下来,踏进“极地曙光号”的船舱时,得知航行至海冰范围的计划因强风而延误了,我们得等风势稍弱才能出发。不过这对我来说,不算个坏消息。因为这样一来,我就有更多时间来适应船上的生活啦,不致于马上因为晕船而要躺在床上。

更让我兴奋的是,居然在北极重遇了几位熟悉的朋友。他们都是曾于今年初随“彩虹勇士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船员,包括船长Daniel、大厨Ronnie、水手John和无线电控制员Neil。他们还是老样子,非常热情、也很幽默,边笑着聊天边带着我逛逛极地曙光号,并借机认识了其他28位来自16个国家的朋友。

和“彩虹勇士号”不同,这艘能穿越极地的“极地曙光号”硬件配置更有规模,有直升机,船身共有四层。而她所承载着的绿色和平精神同样令人神往。如果他们不是为了某些使命,为什么突然要离开安稳的家,来到如此变幻莫测大风大浪的北极呢。

“极地曙光号”此行是为了探测北极海冰的融化情况,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极地海洋专家Till跟我说,这门学问最有趣的是了解生物如何在极端的情况下生存下来,他相信北极的生物一定有着非凡的生物结构与意志力。他笑着说,与其花时间在外太空研究,他更愿意好好了解下与我们唇齿相依的海洋。

海洋占了地球上七成的位置,南北两极则占了陆地的一半。两者同样是地球与万物不可或缺的部分。越靠近海洋与极地,越能感受到飞鸟在天空中振翅飞翔的力量,也越能明了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对天地万物的重要性,同时,也越发为人类与地球的出路而着急。

“极地曙光号”让我有机会直接面对人类的贪婪与大自然无声的呐喊,也让我更相信行动的重要性,即使我们每个人的身躯都很渺小。明天中午,极地曙光号将会启航,向着北极海冰的范围前进,无惧风浪!

相关阅读

30
2025.06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简报聚焦中国市场,通过系统分析与评估REITs在可再生能源设施领域的市场表现,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助力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 。

27
2025.06

其实所有的答案,已被你带到了现场 | 怎么「不插电!」地改变世界

我们相信,策展不仅在传递信息,也能激发改变

26
2025.06

专访邹璧宇|气候变化之下,看见具体的人

和具体的人接触得越多,邹璧宇越清晰地认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协作、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地努力下去。而作为一个摄影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下这些努力,记录下人们具体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