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暴雨之后的产业布局思考

2013年7月24日

2013年7月24日

2009/05/21 四川 磷矿洞口的工人。 © Greenpeace/杨勇

   —— 本文于2013年7月24日发表于《证券时报

近日,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雨给天府之国四川带来了惨痛的代价。据中国网消息,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四川68人死亡,179人失踪,300多万人受灾,而且灾区与5·12地震灾区有所重合,一部分重建起来的灾区又一次陷入了灾害之中。

纵观此次暴雨灾害引发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媒体的关注点,依然是灾情的严重和救助者的英勇,至于灾害的自然与社会成因,着墨不多。笔者认为,四川成都平原北部屡次发生的地质灾害,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并不能全部归咎于老天爷,在地质脆弱地区一味推进矿业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

其实采矿业与地质灾害的渊源,在四川由来已久。仅以该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磷矿为例,四川是中国排名前列的磷矿石产地,其磷资源集中在龙门山断裂带内,而这条断裂带恰恰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策源地。多年大规模的磷矿开采制造出了大量尾矿、碎石,并且对山区本就脆弱的地质结构和地表植被造成了惊心动魄的破坏,两者相加,导致每年雨季当地都会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笔者今年初走访金河磷矿得知,为了避险,每年矿区都会在夏天雨季到来前疯狂开工,而在雨季期间关闭数月,等待泥石流过去再重新开路进山,恢复生产。那么且不说每年停工和重新修路的经济代价,一旦遇上今年这等规模的持续暴雨,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矿业生产的公司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摆在眼前的事实证明,仅靠“逢雨季歇工”来应对,矿业集团是无法保障矿工安全的。据悉,在此次暴雨灾害中,四川的马边、金河、德阳、雷波四个磷矿主要产地,都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金河与德阳受灾情况较为严重。位于红白镇的金河磷矿厂区部分宿舍、厂房等房屋被淹,厂区内部分生产设施也被洪水淹没。据《中国化工报》报道,截至7月9日17时,金河矿区职工失踪1人,岳家山矿区有4人失去联系,1人重伤,矿区经济损失初步统计超过4亿元。

灾难和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但如何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为四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还大有可为。笔者了解到,当前龙门山断裂带的磷矿开采依然在快速扩张,按照《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预测,2015年四川省磷矿产量将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5番。可见,汶川地震的沉痛损失并未促使当局从战略高度对这块特殊的地区的发展(或者说保护,更准确)做出调整。诚然,龙门山断裂带的确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它同时是5·12地震的策源地,是频繁发生余震和山洪、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高危险区,是野生大熊猫保护区所在地,是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成都平原的生态屏障。此外,除了采矿的地质风险,加工磷矿石导致的巨量化工废料堆存和再利用也是个四川乃至世界范围内暂时无解的难题。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多重价值和多重风险的产业,政府在制定它的发展/保护策略时,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生态风险、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合理、可持续的抉择?

我们不能期待一场暴雨能够一举扭转政府的政策方向,但是我们应该有理由期待这场暴雨所带来的沉重代价足够令我们的当局者停下来,认真审视手中的规划蓝图,扶正可持续发展的天平。

—— 绿色和平行动与调研部经理   郎希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