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何以解忧杯中水——写在世界水日

2010年8月13日

今天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这也表明了联合国将对水的关注从“量”到“质”的转变。无论是饮用水, 还是农业或工业用水,无论是江湖还是河海,水量的变化对于生活的影响已经随着气候变化议题逐渐得到关注而同样成为公众的谈资。但是,“水质”作为最贴近民 生的水问题,更因为影响水质的物质大都无形无影无味,“质”的问题更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不那么久远的将来,能否喝上干净的安全的水。 种种现象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水质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保护水量,我们可以养成好习惯,关上水龙头。保护我们的水质,不仅需要把握今天的机遇,更需要应对挑战,将无法看到的“杂物”从我们的水中去除——那些对水质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来自工业污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09年频发的铅污染事件开始,这些在环境和生物链中都可以长久存在甚至代代相传,难以通过常规污水处理消除,有致癌、致畸和毒害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可怕影响的物质开始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人们的担忧。

在绿色和平去年10月发布的《解” 毒”珠江——珠三角工业水污染调查》报告中,有不止一家的工厂,直接向河流排放铍、锰、铜等有毒金属,以及二氯甲烷、烷基酚等已被证明会严重影响健康的有机毒物。而对珠三角居民的电话调查却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饮用水的水质、农作物和鱼类等食品安全表示担忧,但大部分受访者也表示对水中的有毒污染物所知甚少。这种现状和公众意识的落差,十分令人担忧,加上这些毒物本身持久累积的性质,如果不及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无疑将成为我们未来杯中最大的隐患。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水质受到如此严峻的挑战,又有哪些机遇可以为其解忧呢?首先,我们需要防控重点的转换。在不久前的两会记者会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进一步明确指出,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来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所以应该适当增加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种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目前中国的水污染正处在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时期,新旧污染物交织。我国控制水污染的着眼点,很大程度上仍集中在监管化学需氧量或固体悬浮物等常规污染物,却放过相当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有尽快制定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目标和法律法规,才能真正走出控制直至彻底消减这些物质的第一步。

同样需要转换的,还有对这类污染的防控手段。传统针对化学需氧量的治污方针,并不能解决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问题。以常见的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全氟辛烷磺酸(PFOS)为例,这种在纺织业中有广泛应用的物质被认为是最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浓硫酸中煮一小时也不分解。其半衰期为41年以上,也就是说,在自然条件下,这种有危害生殖系统和干扰内分泌等多种毒性的物质可以存在80年以上而不被降解。普通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能解决这类污染,这是仅仅依靠“达标排放”无法消除的长久危害,必须从预防和避免污染着手,只有彻底停止使用和排放,才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另外,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收集和公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摸清这些物质在环境中存在的整个周期脉络,全面掌握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和排放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向公众提供更多信息,让公众了解其危害,避免健康损害;共同监察,共同治理,才能真正解大众杯中之忧,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都能喝上干净安全的水。

——马天杰 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

加入绿色和平

相关阅读:

《“沉默”的大多数——企业污染物信息公开状况调查》调查报告

专题:揭穿工厂水污染的排污“三十六计”

水污染常见问题汇总 (PDF,200KB)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