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发布未来24小时污染物扩散预测

2015年8月21日

2015年8月17日,天津爆炸进入第五日,由于爆炸核心区尚有污染物未清理,风向和降雨等气象条件对爆炸区周边形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很大。绿色和平独家提供24小时污染物扩散预测,监控污染物扩散情况。

绿色和平根据NOAA-HYSPLIT模型计算未来24小时(8月17日14时-8月18日14时)风向,初步判断:1.从8月17日14时开始,风向在未来24小时内会保持向北和东北方向移动,空气污染可能不会影响正南或西部地区。2.预计未来24小时风力最高2级,因此污染不会以非常高的速度扩散。3.本次HYSPLIT模型表明垂直的气流方向可能性较多,意味着污染物既有可能往大气层的较高层面扩散,也有可能保持较低的位置。

(NOOA-HYSPLIT模型用不同气象和大气层数据来计算风向,上图不同颜色代表在不同时间开始计算风向。Meters AGL代表气流在垂直方向。)

此外,天气预报表明17日至18日早晨,天津地区将有雷阵雨天气。由于爆炸现场已查明氰化钠污染,氰化钠易溶于水,所以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水体污染。氰化物对鱼类及其他水生物的危害较大,浮游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氰离子CN-最大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当水中氰化物含量折合成氰离子(CN-)浓度为0.04~0.1毫克/升时,就能使鱼类致死。氰化钠遇水,特别是酸性水,会生成氢氰酸,而氢氰酸的沸点约为26摄氏度。在目前的气温条件下,大气可能被蒸发出来的氰化氢污染。

 

媒体联络:

林  孜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86  189 1186 9884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