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缺乏补偿机制导致京津冀协作治污难见成效

2014年3月17日

—— 本文于2014年3月6日发布于财经网

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74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排名前十中有七个来自河北省,天 津和北京紧随其后分别排在第11和13位。今年2月底,京津冀地区又出现罕见的持续近两周的严重雾霾污染,足见该区域问题之严重。

当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还未散尽的时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

早在去年9月国家的大气行动计划出台之后,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协作机制也随之启动。但是,在此次持续的雾霾面前现有的协作机制显然发挥的作用有限。

分析原因,其实不难发现,目前的机制只停留在大气污染协商、通报、预警、联动和常规的末端治理的防控。没有从污染源头入手,没有明确各个地方的角色,没有污染上下游之间的补偿机制正是现有协作机制难见成效的原因。

就整个京津冀地区污染源而言,河北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产业结构偏重,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燃煤污染以及民用、商用小锅炉污染严重,这无疑是治 理的重点。在京津冀地区的治理过程中,必须快速有效地降低河北省大气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否则整个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都会大打折扣。

大气污染本身具有流动性和区域性,现有的单个城市各自为战的方式,难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执行区域联防联控并明确各自的角色。在过去的各种资源供给或污染治理中,我们的惯性思维往往是优先供应或治理大城市。例如,北京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中提出“实现电力生产燃气化”来关停现有的燃煤机组,意味着天然气将优先供应北京。其实,北京的燃煤机组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工艺,污染物排放量相对于河北的小锅炉和小工业的散烧煤炭要小得多。相反,天然气如果优先供应河北,那么治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每个地区依旧采取各自为战的强力措施,只会导致各地措施间相互掣肘、甚至冲突。到头来,即使北京每年近2000万吨的煤全部替换成天然气,只要河北情况没有改善,那么北京污染依旧。

在区域联防联控过程中,各地明确各自治霾角色之后,需建立区域补偿的机制。作为主要污染源头的河北省,为了实现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达标,势必关闭大量两高行业而影响当地就业和GDP。同时,北京在经过一段时间本地治霾努力之后,继续减少PM2.5排放的成本会比河北要高很多。因此,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补偿机制,并将治理和扶持的重点向河北省倾斜。北京的政府企业拿出一些资金来帮助河北减排,这要比在北京本地减排更有效,成本效益比也更好。

我国的人口、城市和经济布局相对比较集中,京津冀地区就是其一。这个区域人口多,工业负荷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少。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 京津冀各地需明确各自角色,寻找“共振点”、“共赢点”,不能打小算盘,以一地之小私而损三地之大公。唯有科学的联防联控机制才能保证治霾成效,实现京津 冀协同发展。

相关阅读

23
2025.03

当18个普通人在暴雨里抽命运盲盒 |世界气象日:不成气候X绿色和平

2025年世界气象日,国内首个中文气候播客《不成气候》带我们一起回到去年9月台风“普拉桑”刚刚过境的杭州,走近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联手举办的气候变化沉浸式剧场《角色》。

21
2025.03

IPCC气候专家对话:如何将庞大科学问题转化为真实实践行动

全球气象专家在杭州碰头, IPCC-62是什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2月24至3月1日期间在杭州召开。这是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气候问题国际会议,来自130余个国家的IPCC成员国政府代表、有关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是IPCC第七次评估周期的关键会议, […]

27
2025.02

绿色和平美国办公室: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不仅背弃了未来,也背弃了作为领导者的道德责任

文章首发于新浪财经。本文作者李欣然。   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决定为全球气候治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此背景下,全球气候行动将何去何从?ESG评级中心与国际知名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展开了系列对话。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三篇,对话绿色和平美国办公室气候项目副总监John No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