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号文件连续第11年关注三农问题,但却是首次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提出“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笔者认为一号文件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显示了中央政府调整农业生产模式的决心。中国农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岔路口。这个岔路口的一方是目前“涸泽而渔”式的化学农业模式的延续,另一方则是“生态友好型农业”所引向的新路径。
一直以来,中国都背负着沉重的粮食生产压力,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走入了单纯依靠化学品投入实现粮食产量增加的生产模式中。尽管近年来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十连增”,但这背后是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目前,中国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已达457公斤,是国际公认的安全使用量的两倍。由于过度施用化肥,中国超过90%的耕地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土壤酸化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使重金属更易在农产品中富集,有统计显示,中国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已多达1200万吨。另外,中国的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75万吨,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36亿亩,滥用农药更是造成了如“毒豇豆”、“毒茶叶”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种涸泽而渔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接近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导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陷入瓶颈,更无法应对人口持续增长和饮食结构调整等所带来的新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现在的粮食增长是靠用化肥农药打“强心针”硬撑起来的,实质上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口粮。
显然,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就是要走出一条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并重、短期粮食安全和长期粮食安全兼顾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人称之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有人称之为生态农业。无论称谓如何,其实质就是要将农业生产从高度依赖外部化学品投入,转变为充分利用农业系统内部的物种共生、物质循环,采取因地制宜的技术和方式,为现在和将来生产出足够的安全食物。这样的“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可以让农民、消费者、环境都受益的农业模式,也是可以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在生态农业这条道路上并不是零基础,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农耕经验结合现代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生态农业的推广打下了必要的基础。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实践展现了其优势,例如:在吉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一些农民运用稻鸭、稻鱼共养的方法来种植水稻。这种模式运用鸭、鱼产生的排泄物来有效替代化肥,鸭、鱼还可以啄食害虫和杂草,有效减少农药使用。研究表明,在上述地区,用生态方法种植的稻米产量比在化学生产模式平均增产10%-20%不等,农民每亩增收126元至140元不等。
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中国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农村生产力外流、技术和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此次一号文件首次释放“生态友好型农业”的信号,无疑是给解决这些困难带来了最好的机会。
(作者系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