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官方文件曝光:北极漏油危机没有具体应变计划

2013年2月16日

您知道“北极理事会 (Arctic Council)” 这个组织吗?

1996年成立的“北极理事会”由“北极八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及丹麦(包括格陵兰)组成,而中国、南韩、欧盟等国家则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会议。北极理事会的使命是要以“高层次的跨政府论坛促进北极诸国之间的合作、协调及互动”,包括“保护北极环境,确保北极的可持续发展”等。

防范、应变油污的协议内容令人失望

© Jim Hodson / Greenpeace

北极理事会成立7年以来,贡献非常有限,只是在2011年发表的《努克宣言》中签订了成立以来的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北极海空搜救合作协议》。而对于北极面临的日益复杂的环境危机,包括海冰融化以及贪婪的石油公司试图开发北极资源等状况,北极理事会却一直没能达到应有的监管及领导角色。

所以,当绿色和平得悉理事会正在筹划订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确保有效应对一旦在北极发生的漏油事故之时,一度让我们以为,北极的未来终于出现曙光。

可惜,绿色和平最近掌握了一份外泄的官方文件 — 北极理事会新成立的工作小组所撰写的《北极海洋油污防范及应变合作协议》草稿点此下载草稿的PDF档案),内容却令我们大为震惊。

仅要求各国“以现有资源采取适当措施”

即使在北极钻油的风险显而易见,草稿中却完全没能就漏油应变设备的最低要求、建造救援井、清理油污或拯救受污染动物的方案提供引导,更没有提及具有威慑力的惩处机制、石油公司责任及跨国漏油事故安排,而仅仅以要求各国“确保尽力以现有资源去采取适当措施应对漏油事故”这样的含糊字眼轻轻带过。

© Jose Luis Magana / Greenpeace

一直阻止北极钻油的国际绿色和平项目主管Ben Ayliffe分析指出:“这份合作协议草稿显示,一旦出现漏油事故,北极理事会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脆弱的北极环境,也绝不能确保肇事的油公司承担责任。”

石油公司竟然能够参与订定协议?

在翻看了北极理事会的Flickr 相册之后,相信您也不难理解草稿内容为何这样言之无物——因为我们发现,石油公司代表也参与了制定草稿的工作小组,包括出席和“拍板”草稿内容的最后一次会议。

哪一方的利益备受关照,显而易见。而且我们怎么能相信被揭发北极钻油计划错漏百出的壳牌(SHELL)等石油公司能向工作小组提出应变良策?

我们仍然可以向北极理事会施压,修改协议

不幸中的大幸是,这份合作协议仍然没能提上北极理事会的议事日程,我们仍然有机会在今年5月理事会召开部长级会议前,推动工作小组修改内容。

要工作小组明白这份草稿的缺失之处,写入真正可以守护北极脆弱生态环境的内容,我们需要您的支持,请立即参与联合署名,壮大全球守护北极的呼声,告诉北极理事会:“不要打官腔,以空洞的条款代替守护北极的确切责任和承诺!”

 

相关阅读

22
2023.08

日本宣布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日期,绿色和平:生态安全让位于经济利益

2023年8月22日,东京 ——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对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福岛核污水排放安排提出批评意见。绿色和平指出,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有关安排,无视科学证据,忽略公众意见,也侵犯了日本和太平洋周边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声称“排污入海是唯一可行的选项”,这 […]

14
2023.08

独家|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编者鉴语:近年来频发的极端天气持续为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带来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兼顾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和安全保供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推出聚焦电力系统低碳保供方案的系列文章,旨在通过分享不同资深电力从业者的视角和观点,聚焦不同 […]

11
2023.08

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能源善治的助推力

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重要责任,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能够提高全球气候治理雄心,推动全球主要排放国的减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