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广州PM2.5现形记

2013年1月20日

工业和电力是PM2.5一次污染源的主要来源。 © Paul Langrock / Greenpeace

 

到去年年底,广州市全市共有29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实时发布包括PM2.5在内的六种空气污染物的平均浓度等空气质量信息[1]。然而大部份城市人八成以上的时间都留在室内,特别是办公室工作或儿童与老人等,因此仅仅以室外的监测数据较难说明个体的暴露浓度水平。

因此,除北京外,绿色和平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一步合作,利用“PM2.5个体采样器”对广州市的人群进行取样、检测和分析,并结合他们采样期间的活动日记,从而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不同个体所暴露的PM2.5的真实水平。

 

人物故事

故事1 陈嘉俊  拜客广州负责人

故事2黄会莹  环保妈妈

故事3 – 张锦  八岁小童

故事4 – 韩志鹏  广州市政协委员

故事5 – 马骅  政策研究员

 

广州市空气污染防治问与答

1. 在珠三角区域,PM2.5主要来源自何方?

根据学者研究,工业和电力是珠三角PM2.5一次污染源的主要来源,贡献超过60%;同时,电力行业依然是PM2.5二次污染前体物的最大来源,分别贡献了50%二氧化硫、40%的氮氧化物;交通贡献在氮氧化物的贡献仅次于电力,同时是珠三角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最大贡献者。

 

2. 广州市有制定治理空气污染及PM2.5的方案吗?

有的,根据广州市政府发布的《广州市2012 -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主要目标是由2011年到2016年前,减少以下的污染物︰

污染物

目标(2016年对比2011年)

PM10

减少12% 以上

PM2.5

减少 7% 以上

二氧化硫

减少 12% 以上

二氧化氮

减少 10% 以上

PM2.5,是国内各大小城市判别空气质量的量度标准之一。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已在市内建立多个PM2.5的监测站,并实时发放数据,可见政府对其重视[2]

 

3. 既然电力是主要空气污染来源,广州市政府又有什么针对政策?

《方案》中,有很大篇幅提及要实行能源改组,其具体措施包括︰

  • 到2016年︰清洁能源供应量达到100亿立方米;
  • 到2016年︰将煤炭消费量减至2500万吨以下,对比2011年,减少14%;
  • 扩大“禁燃煤区”,达至全市80%或以上;
  • 2014年底前︰中石化12台燃煤工具完成清洁能源改组,淘汰18年以上机组,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

 

4. 对于交通,市政府有什么针对政策?

《方案》中,市政府亦有刻划优化公共交通的措施及目标︰

  • 2015年底︰公交出行占总出行量65%
  • 加快绿道建设
  • 扩大使用国V标准车用燃油

 

5. 作为市民,我们如何了解当日空气情况,又如何在民间进行监测?

现在广州市环保局网页定时发布每小时各区的空气质量情况,并会发出提示市民在污染情况高的情况下应做准备的建议 [3]。同时市政府《方案》也指明要善于利用现有12369环保热线,鼓励公众监察、投诉或发表意见。

 

6. 绿色和平对改善广州空气污染情况的建议︰

  • 建议制定区域煤炭总量控制措施︰立即开展区域煤炭总量消费控制,有条件的城市应该减少煤炭消耗。
  • 尽快出台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案︰明确“十二五”期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污染物增长。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及各级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参与。
  • 立即推动现有燃煤电厂的脱硝改造︰立即完善电厂脱硝电价等鼓励政策、加强监管,尽快推进燃煤电厂的脱硝改造。
  • 进一步推进工业锅炉的关停与脱硫、脱硝改造︰对工业燃煤小锅炉进行脱硫、脱硝改造;在经济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工业锅炉的清洁能源替换。
  • 进一步改进排污收费政策︰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污染物总量控制与交易,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同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并加强监管,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数据源︰《广州市2012~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广州市政府

《危险的呼吸》/ 绿色和平



[2] 广州市环境监测站: http://www.gemc.gov.cn/

[3] 广州市空气质量等级发布系统:http://210.72.1.216:8080/gzaqi/

相关阅读

11
2024.12

中国企业新能源海外投资现状

更行之有效的海外新能源投资思路仍有待探索。

06
2024.12

中间地带 x 绿色和平 | 卖空气是一门好生意?

当森林价值可以转化为碳信用价值时,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05
2024.12

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会议回顾

11月28日,绿色和平与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在苏州举办“减碳绿途,通向中国高质量林业碳汇交易之路”报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