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塑化剂”不应只是食品安全命题

2012年11月28日

要从化学品管理的角度对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进行源头管理。 © Alex Stoneman / Greenpeace

——本文于2012年11月27日发布于《第一财经日报》

“塑化剂”,原名邻苯二甲酸酯,原本是工业中用来软化塑料的增塑剂,最近却频频爆出食品安全丑闻,从饮料到白酒,让人不禁要问,“塑化剂”何以变成了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一种工业用途的化学品潜藏于食品中,除了追问食品安全的把关人之外,倒不如换个思路,问一句,为什么“塑化剂”能达到无所不在的地步,堵住了一种食品,别的食品怎么办?堵住了所有食品,使用在别的产品安全吗?

这还得从“塑化剂”这种化学品本身说起。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这种物质主要在塑料(特别是PVC材料)中用做软化剂。它在儿童玩具,指甲油,发胶,食品包装,塑料饭盒等日常用品中都有广泛用途。2011年5月,环保机构在一次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城市儿童玩具的抽检中就发现,PVC的玩具中含有“塑化剂”的比例占到70%。而就在“毒酒门”爆出的同时,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检测了ZARA、美特斯邦威等20个主要国际时尚品牌的服装,发现衣服上残留着包括塑化剂在内的多种有毒化学品。其中一件阿玛尼(Armani)T恤的印花图案上塑化剂含量高达22%。而就连酒鬼酒公司自己也声明,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可能是小塑料管、塑料瓶塞和塑料输酒管。

此次酒鬼白酒中检出的塑化剂(DEHP,DIBP和DBP)被认为具有生殖毒性。它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或者是由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这些塑化剂除了能影响睾丸的发育,导致男性精子数量下降之外,还与女性的不孕不育,女童的性早熟有关。过去的几十年中,男性的精子数量下降了50%。根据中国人口协会的调查,在育龄妇女中不孕不育的比率达到15%-20%。 科学界认为,这些现象与包括塑化剂在内的“环境激素”的污染大有关系。

面对一种用途如此广泛,且具有危害性的化学品,我们的治理思路绝不应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食品有问题了就去为食品设限,玩具有了问题就去给玩具订标。如此治理方式不仅行政成本高昂,而且由于交叉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塑化剂”问题应该上升为一个化学品管理问题,从工业化学品管理的角度进行源头治理。

在这方面,欧盟等化学品管理较为先进的地区又走在了前面。在欧盟REACH法规中(《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为一些危害较大的化学品设立了淘汰期限。如对四种“塑化剂”类物质(DBP,BBP,DEHP,DIBP),分别规定必须在2015年2月21日之前全部淘汰,企业除非申请到要求非常苛刻的授权,否则在该日期之后便不能再生产和使用上述化学品。可以说是把“塑化剂”这股毒流从源头堵住了。

事实上,从化学品管理的角度对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进行源头管理,对于酒鬼酒这样的下游消费品类厂商来说是一种好消息。毕竟,作为一个酒类生产厂商,要杜绝自己工厂里使用的塑料制品不含“塑化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如果“塑化剂”从源头就被淘汰,不允许在塑料产品中故意使用,则可以大大减少下游消费品类厂商的监控压力。

当然,“塑化剂”作为一种用量极大的工业化学品,要全面淘汰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为淘汰设置一定的过渡期外,倒不如采取分步走的策略:从食品用材料、医疗器械(如血袋)和玩具等产品品类中率先淘汰“塑化剂,”保护脆弱敏感人群为先。但不管哪条腿先迈出去,“淘塑”必须摆上政策制定者的议事日程了,公众已经不起再三的“恐慌。”

——绿色和平污染防治资深项目主任 李一方

加入我们, 电子通讯, 注册会员, 绿色和平

相关阅读

18
2024.04

友好观鸟型人格 | 原来我的MBTI是EFBW!

瞒不住了,大声宣布:观鸟的世界真的好治愈、好欢乐、是被大自然的生命力狠狠拥抱的感觉

16
2024.04

从90后到00后,观鸟何以在年轻人中成为一门显学

我接触到了一群非常年轻的观鸟爱好者,发现这个爱好没我想象中那么小众,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