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云南发生了多次严重的极端干旱事件。从2010年至今更是遭遇了罕见的三年连旱。今年三月,绿色和平的调查人员们实地走访了云南旱灾区,通过对云南历史旱情的科学研究以及实地考察,发现高质量的天然林在应对气候干旱、缓解旱灾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绿色和平
2012 绿色和平云南干旱气象分析图 © 绿色和平
寻找云南气候干旱重灾区
2010年的冬春连旱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云南省最严重的干旱。这次极端干旱事件显示出极具代表性的云南干旱易发地区的地区特征和发生频率。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三月中旬,云南干旱已造成254条中小河流断流,390座小型水库干涸, 766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63千公顷,森林火险频发,直接经济损失23.42亿元。为了找出这期间云南省气候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我们对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每日发布的全国气象干旱监测图进行了数字化与空间分析:通过对6个月176天的重旱和特旱数据分析叠加,我们发现云南省的重旱以及特旱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东南部地区累计发生的时间最长,累积天数大部分在130天以上,最严重的旱区达到了146天。
重旱区里三年不旱的村庄的秘密
在如此天灾之下,是否还有一些对抗天灾的方法?通过气候干旱分析图,我们的森林保护项目组确定了考察云南干旱和寻找应对气候干旱对策的地区。今年3月12日到3月17日,绿色和平前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华县,大姚县和姚安县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有喜有忧:同为气象干旱的重灾区,当地的情况却大有不同。
我们首先来到了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稗子田水库。这里海拔2250米,从实地和历史卫星影像上看来,水库周围和上游的山头几乎看不到天然植被,人工经济林已经爬满了山头,在稀疏的林冠下的黄土尤为显眼。和云南重旱区的大部遭受断水危机的村庄一样,流入水库的河流已经彻底断流,水库中也滴水无存,库底的土壤已经裂开裂,一群黄牛在啃着水库底仅存的野草。当地村民自高才告诉我们,这里自从去年九月开始就没有下雨了。水库干了,水井打不出水,往常从山上流下来的潭水也干了,因为太干,村民们种的小麦也绝收了。
2012年3月13日,干涸的稗子田水库,只剩下一渠小溪流取水。 © 绿色和平
和稗子田水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这里直线距离仅仅43公里的大姚县昙华乡炭窑箐村的工农水库,青山环绕的水库中仍然碧波荡漾,水库周围的水源林是保存完好的常绿天然阔叶林,这里海拔2080米,和稗子田同为高海拔山区,已经71岁的杞从亮对三年连旱并没有什么担忧和顾虑,这里的水库从来没有干过,种庄稼和吃水都没有问题,粮食收成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黄土中的绿洲:人养树,树养水,水养人
沿着蜿蜒的盘山道继续前行,我们慢慢地爬上了昙华山的山脊,从高处向南远眺山腰的水库。保存完好的天然林葱葱郁郁地绵延铺开,如果没有这些珍贵的水源林,工农水库在这次大旱中就会和稗子田水库一样,露出龟裂的库底了。走出昙华山,村头刷在墙上的一幅标语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也许是这一切的最好解释,“人养树,树养水,水养人”。短短九个字,就将这个复杂的人与自然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的本质解释的异常透彻。
2012年3月14日,云南楚雄州昙华山村头刷在墙上的一幅标语“人养树,树养水,水养人”。 © 绿色和平
在我们的走访考察中,发现坐落于哀劳山的东北部山腰的南华县西舍路乡大水箐村是一个更好的例子。哀劳山保持着全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大面积原始天然常绿阔叶林,村后的天然林郁郁葱葱,村民的生活和农业用水都来自于林中的龙潭(山区的天然水源地),虽然农作物还是受到了气候干旱的一定的影响,但是村民日常用水并没有任何问题。顺着引水的橡胶管一路向上,不远就是村民自己修建的引水渠,清澈的山泉水在茂密的森林中沿着松木凿出的天然水管汩汩而下,川流不息。
2012年3月16日,云南哀劳山腰大水箐村民自己开凿的引水设施。 © 绿色和平
到底天然林能如何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呢?天然林好比无数个自然水库,可以在干旱时将其储存降水缓缓放出,滋润大地。云南省林业厅最近表示,在2009年至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干旱时,自然保护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成为保护区所在地的重要水源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9.59%,良好的森林植被能够覆盖地面、截留降雨、减缓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并且大量的枯枝凋落物能调节地面径流、减缓流速、过滤淤泥、避免土壤板结、增加蓄水能力。
Hold不住水的速生林
而由天然林转换而来的人工林,却往往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无法抵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情况。在一些降雨量相对少,土地较为贫瘠的生态脆弱地区,不科学种植的人工林往往对当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系统带来负面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研究报告《变化世界中的山地林》明确指出,如果生长缓慢的天然阔叶林被速生林所替代后,导致水分抽取量的增加和随之而来集水量的减少。同时,大规模单一树种的人工林也会对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更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穆兴民研究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表示,生态水文系统的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是云南干旱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态水文系统遭受破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是由于人口密度大且片面追求经济目标,使得草地退化、天然林地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有资料表明,云南省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13%,导致了土地干燥、池库干枯、御旱能力弱,因此一旦遭遇气象干旱,旱害常常发生——“青山常绿,碧水常流”,已经变成了只能怀念的传说。
别让干旱的伤疤继续扩大
然而,即使在天灾持续、干渴遍野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森林植被仍然遭受着破坏,良好的天然林被砍伐种植上经济树种。在上述大姚县昙华乡炭窑箐村的工农水库的周边,我们发现水库周围的水源林也有被破坏的痕迹,远处山头的大片天然水源林在今年腊月被人承包皆伐改造为核桃树,在原本美丽的湖光山色中破出了一道难看伤疤。南华县雨露白族乡旱情严重,在该乡深处的山脊上,天然植被砍伐后种植了蓝桉这种速生树种,被砍掉挖出的大树桩仍然散落在新伐的林地间。据当地护林员介绍,这里被砍伐的天然林原来都是水冬瓜和松树。水冬瓜是大自然给云南这个干旱易发的一个天然的礼物,被当地人誉为天然的水窖,虽然这些毁林事件有些已经被林业部门严肃处理,但是被破坏的天然林却回不到从前了。
在考察云南旱情的一路,我们看到不少的标识牌上写着“山上种满树,好似有水库”。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除了目前正在进行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修复等措施以外,更要重视生态修复,严格保护现存的天然林, 停止将天然林转换为经济林、人工林的作法。对生态脆弱区遭到破坏的天然植被进行逐步恢复。从长远来看,对天然林的保护和修复才是应对极端干旱、避免一旱即灾的最根本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