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发现北极”第4天:飞越北冰洋

2011年9月16日

飞越北冰洋

提尔和尼克想要寻找更多适合采样的浮冰,于是就利用直升机飞上高空,俯瞰搜索。同时,直升机上还绑定有自动拍照的相机,每隔4秒钟拍摄一张海面照片,作为资料存档。

昨天由于天气不好,直升机只飞了一趟,来自英国太阳报的资深记者抢先上了天。下来之后,他一个劲儿感叹:“神奇,太神奇了!”到底在天上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呀?我暗暗好奇。

今天我的机会终于来了。直升机驾驶员兰森说:“我会争取安排你第一批飞上去”。果然,我正站在浮冰上给钻孔取样的科学家拍照的时候,媒体联络员Joss站在船上冲我喊:“直升飞机,15分钟以后!”

我回到底舱大厅,兰森让我套上极地救生衣。这套衣服就像一个带手带脚的睡袋,拉链一拉,从脖子到脚全封闭,为的就是不慎落入冰海时,可以隔绝人体与刺骨的海水,使落水者坚持12小时以上。否则的话,不到15分钟,人就失去知觉了。

救生衣非常厚重难穿,手腕和脖颈处是橡胶质地的套圈。有意思的是,穿上之后,要蹲下身来,拉开脖圈,把封在衣服里的空气都排出去,那姿势加上嗞嗞的放气声,真像……再站起来时,救生衣就接近于真空状态了,紧贴在人体上,感觉很奇妙。

极地曙光号的直升飞机有前后两排,五个座位,但是为了安全考虑,总共只安排坐四个人。起飞前,兰森板起面孔,跟我严肃地灌输安全须知。我也一一听了个仔细。等我们四人都带上耳麦,系好安全带,驾驶舱内发出准许起飞的指令。巨大的螺旋桨缓缓启动,迅速加速,声音震耳。大约一分钟后,兰森按下操控键,直升机升空了!

仿佛一瞬间,我们就跃升到辽阔的北极海洋之上。原本巨大的海冰,现在都变得像杯子里的油脂碎块儿一样,密密匝匝地漂浮在海面之上,一望无垠。

已经是上午10点左右,北极的太阳却仍然低低的,带有朝阳的橘黄色。没飞多远,我们就来到无冰区和海冰区的交界处。眼瞧着冰块越来越小,越来越疏密,最终在交界处完全消失。一条清晰的界限从极南处延伸到极北处。太阳就在无冰区的正中心悬挂着,放射出淡黄色的光芒。在阳光的反射下,无冰区的海水像一块巨大无比的金板。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这几天最大的一个疑问。北极海冰区的海水是漆黑色的,就连与浮冰接触的海水表面,也显现出灰色,没有一点点的蓝色成分在里面。这实在是少见。有50年航海经验的领航员阿尼从书上推测出的原因是,海水中充满了浮游生物,降低了海水的反射率,几乎所有阳光都被吸收进去,像黑洞一样。但是这只是推测,真实原因是什么,我还要等回国以后细查。

当我看到那一条延伸到天边的海冰区分界线时,心里不禁忐忑,想知道今年这条线是否又收缩了。50年来,北极海冰区域面积已经缩小了一半。2007年,出现了有历史观测数据以来的最小值。科学家推测,今年,也就是2011年,将打破2007年的记录,创造新低。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今年海冰区域总面积的确切数据还没有出炉。我们的考察团队之所以要测量海冰精确厚度值,也是为了给科学家预测海冰体积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不时从极地曙光号上掠过,看到这艘绿色的小船被无数海冰包围着,孤零零地漂浮在北冰洋之上,就像荒漠之中突然冒出一株小小的绿草,令人惊叹。

相关阅读

12
2024.09

活动预告 | 来“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

来报名多元气候行动工作坊,寻找自己的行动方向!

30
2024.08

李建林:通过本地化发电和储能,电网将从核心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下) | 储能观察室②

李建林指出能源革命的真正标志将是电网结构的深刻变革,通过本地化发电和储能,电网将从以往的核心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显著改变目前依赖远距离电力传输的格局。

29
2024.08

李建林:通过本地化发电和储能,电网将从核心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 (上)| 储能观察室②

李建林指出当前的新型储能行业正在洗牌,并介绍了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由来,电网、发电企业与储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新型储能当前行之有效的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