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我本该是一棵绿树 — 拯救森林“筷行动”

2010年12月18日

“我本该是一棵绿树”——拯救森林,筷行动活动现场,8万余双被使用后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被拼接还原成4棵高约5米的大树森林。

没有绿色的“重生”

活动现场,一次性筷子组成的“森林”吸引了诸多游人的观看。许多孩子好奇地摸着这些没有绿叶的枝干。也许他们同样明白,大片有着青葱生命力的森林,随着一次性筷子的大量消费,而会逐渐消失。

发布仪式上,绿色和平森林项目代表艾虹率先签名承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筷子树设计师徐银海、麦田守望主唱萧玮、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媒体代表、公众也纷纷签名,一起以行动来向一次性筷子说不。

绿色和平森林保护项目主任李艾虹率先带头签名承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筷子树的设计师徐银海先生在现场说:“筷子的使用是东方文明的标志,但现在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却是对资源的浪费。餐桌上用完的一次性筷子被当作垃圾扔掉。大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方面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这次我们将用完的一次性筷子回收,以树的形态让筷子‘重生’,还原它们本来的状态。我们希望通过这片‘筷子森林’让大家意识到,每年有大片的森林因为人们不合理的用餐习惯而消失。”

孩子们在感受没有生命的树。

并不卫生的浪费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4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字,中国年产约570亿双一次性筷子 ,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而减少森林蓄积118万立方米,相当于消耗约380万棵树。如果把中国年产的一次性筷子首尾相接,可以往返月球15次。而绝大多数用来生产一次性筷子的木材都取自国内。中国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森林占有面积在全球仅排在139名。到2020年,我国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到1.5亿立方米左右。 一次性筷子的大量生产和消耗,无疑会给我国本来匮乏的森林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

一次性筷子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大量化学品被用于漂白和“消毒”,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双氧水、次氯酸盐等。在印制筷子包装时,铅、油墨、荧光剂也是常用的化学品。很多无良商家售卖的一次性筷子里,这些成分大大超过安全标准 。

正因为以上问题,2010年6月17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林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于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在餐饮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以加强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和回收环节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并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参与并承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们。

“举手投筷” 保护森林!

这次活动,经由20多所大学的200多位绿色和平的志愿者们3个星期的共同努力,到餐馆搜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8万余双,并与设计师一起制作了筷子树。绿色和平希望通过该活动,呼吁公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中国原本匮乏的森林资源。

“让森林真正地重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除了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外,也请不要购买来自非法和破坏性采伐的木制品,还请大家节约用纸,并尽量选择再生纸。”面对着踊跃参与我们的活动、在现场留下郑重承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签名的公众,艾虹提出了绿色和平的倡议。还原大树的绿色,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参与制作“筷子森林”的绿色和平志愿者代表为这片没有生命的森林贴上了最后一根筷子。

“我本是一棵大树”活动参与者:

1. 绿色和平是一个全球性的环保组织,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推动积极的改变,保护地球环境和世界和平。我们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部,拥有超过280万位 支持者。为了维持公正性和独立性,绿色和平不接受任何政府、企业或政治团体的资助,只接受市民和独立基金的直接捐款。 
2. 奥美:负责活动所需的所有视觉设计, 包括筷子树的设计和制作。
3. 环保嘉宾/明星:呼吁公众关注并参与森林保护。
4. 大学生志愿者:先后有20多所大学的200多位志愿者经过3个星期的努力,到餐馆搜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8万余双,并与设计师一起制作筷子树。
5. 筷子森林的制作者为徐银海先生,长期从事电影美术、装置艺术设计,曾参与《南京!南京!》、《女人不坏》、《爱出色》等电影场景的设计制作。

相关阅读

28
2025.10

中国完成BBNJ协定国内批准关键步骤,在全球海洋保护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已完成BBNJ协定国内批准程序的关键环节,待向联合国交存批准书后,中国将正式成为BBNJ协定的缔约国。

25
2025.09

绿色和平回应|“喜马拉雅升龙”事件还暴露了哪些问题?

一场海拔5500米的烟花秀,“炸”出了哪些空白?

22
2025.09

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林业碳汇却为何“慢半拍”?| “双碳”五周年

随着自愿碳交易市场的定位逐渐清晰,中国自愿碳市场在承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职能的同时,还将承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