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是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正在影响到全球的农业生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报告说,到2050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才能养活23亿新增加的人口;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及与此相关的降雨量变化,旱涝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到2050年,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整体农业生产力下降9%到21%。气候变化将使贫穷国家的处境更加艰难,并将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旱频生,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处于这一危机的阴影之下。相关研究初步发现,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将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研究亦指出,如果夜间温度升高1℃,水稻将减产10%。再者,受气候变化影响,温度升高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大旱和半干旱情况更为严重,干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缓慢或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绝收。气温升高同时对害虫的繁殖、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气候变化专家、政协委员林而达曾指出:若不及时采取行动,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快到二十年后,中国将可能难以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随着不断的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而言,将日益变得紧迫。
一般意义上被用来刺激农业增产的农药化肥实际上助长了全球变暖,成为这个恶性循环中的关键一环。化肥的主要原料就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而根据绿色和平的发现,目前中国农田中的化肥利用率只有15%~35%,其余未被吸收的化肥或者进入水中造成蓝藻爆发等污染事件,或形成温室气体进入大气,进一步加重气候变化。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使得作物对于化肥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对自然灾害或病虫害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小。
遗憾的是,化学集约型农业仍然是最主流的农业生产模式。国家仍然在加大对化肥行业和对农民施用化肥的补贴,这相当于把本来可以用于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生态农业的重要资金,变成了对污染和全球变暖的无形推动。
稻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粮,生态农业是最终解决之道。
因此,改革现有农业模式,建立生态农业,是中国和全世界解决上述危机的最终出路。通过多样性种植、综合种养、节水灌溉等生态农业方式,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病虫草害、极端天气等,亦可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以此达到与环境共生的最终目标。
本周一,在世界粮食日之前,意大利罗马召开了《2050年如何养活世界》高级别专家论坛。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Jacques Diouf)说:“今天如何回应这些挑战,将决定明天养活世界的成功与否。”而回应这些挑战的最佳机会,就在于各国接下来在哥本哈根如何把握机会,切实采取积极一致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因为,减缓气候变化,才是应对粮食危机的治本之道。
——陈怡桦 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项目主任
相关阅读:
由中国农业科学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绿色和平共同创办的《生态农业简报》旨在为不同领域和背景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提供一个生态农业的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