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八国集团和我们的吃饭问题

2010年8月13日

八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将于这周末在意大利召开,主要讨论的话题是全球的粮食问题。这是八国集团第一次召开专门针对农业话题的会议,中国、印度和其他主要人 口大国的农业部长也将受邀列席。上周,一份由英国《金融时报》获得的八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的草案称,如果各国不立即采取行动,世界将陷入永久性的粮食危 机。这份题为《全球挑战:缓解食品危急局势》的报告强调说,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前必须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各国还要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造成的影响。

去年4月,世界银行警告:全世界有33个国家正因为食品价格上涨而经历政局动荡和国内冲突。也正在去年4月15日,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由全球400多位科学家撰写的报告《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TD)》,这份报告也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将近60个国家的支持。这份报告毫不客气地提出:“世界需要一个更加环保的粮食生产方式,一个不会影响农民生活的方式。世界需要从一个严重依赖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品、对环境破坏很大的农业模式转化成对环境更友好,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生计的生态农业模式。”

将两份报告放到一起去读,粮食危机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用中国气候变化专家林而达教授的一句话概括说:“夜间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谷物产量将下降十个百分点。”

半年前,林教授在一份名为《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报告中提出警告: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将会大幅下降,粮食自给将成为问题。和IAASTD一样,该报告也指出,应对气候和粮食双重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既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

改革现有农业模式,建立生态农业,对于中国和全球来讲,都已经迫在眉睫。但遗憾的是,已经意识到粮食危机的各国政府似乎还在踯躅迟疑。

化学集约型农业仍然是最主流的农业生产模式,受到广泛支持。在中国,大量施用化肥对水的污染众所周知,各大湖区的蓝藻年年爆发,但化肥的生产和施用量仍在逐年增加。虽然人们都明白农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健康的威胁,但世界各地仍在大量使用。虽然转基因作物既不增产也不能减少对化学制品的依赖,但是转基因技术仍然受到追捧。在中国被大量种植的转基因棉花不仅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而且需要使用越来越多的杀虫剂去应对次级虫害的侵袭。转基因作物面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波动时更加脆弱,并不具备常规作物自身所有的自然抵抗力。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大国在气候变化影响面前相当无力,同为两国重要水源地的青藏高原冰川因为气候变化而正在不断加速消融;嗷嗷待哺的不仅是庞大的人口,也还有急需腾飞的经济——这两个有着悠久的生态农业传统的国家,正面临这如何养活自己人口的巨大挑战。生态农业需要的有机肥料不仅便宜,而且充足稳定;生态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和耐心更不是这两个国家稀缺的。因此,低成本、传统技术和劳动力三者合一,给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发展中国家打造了别国所没有的“金饭碗”。

印度的安得拉邦州在过去的几年中进行了一场抵制农药的农业革命,如今已经扩展到1,500万公顷的土地上,有35万农民从中受益。这种无农药的耕种方法以当地可用资源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并配以传统方法,使农民从生态和经济方面均获得裨益。

在中国,传统的生态农业不仅务实聪明,甚至不乏诗情画意。“桑基鱼塘”模式鼓励在农田中进行高矮作物、耐阴与喜阳作物的间套复种,并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在高秆作物下养殖鹅鸭、培植食用菌,使不同组分各得其所、地尽其利。黄土高原也有着如等高种植、鱼鳞坑、集雨窖、作物覆盖等传统的防治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稻鸭共作”不仅除草除虫、更将防病施肥结合在一起,同时它还有助于减少甲烷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的步伐。中国的生态农业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国际上先进的“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生态水稻种植方法在中国的四川就有很好的实践。这种方法在提高产量一到两倍的同时,可以节水50%,且几乎无需使用农药。

今年年初,一场大旱袭击了中国北方逾40%的小麦主产区。在各地无可奈何怪罪于老化的水利系统,转而求助于节水抗旱时,河北从事生态种植多年的小麦农户却高枕无忧,丝毫未受影响。

这个周末,八国集团的农业部长将和中、印等国的同行将聚集在意大利北部的特雷维索(Treviso),就粮食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回到八国集团日前在《金融时报》上透露出的担忧:全球粮食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将影响到商业关系,还将影响到社会和国际关系,进而波及全球安全和世界政治稳定。

粮食也罢,气候也罢,经济也罢,在今天越来越小越来越平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任何一国都无可幸免。我们可以不穿衣,可以没房住,但是不能没饭吃。富国如何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出台相关计划应对粮食危机,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如何重新捡起生态农业的“金饭碗”,都将必须谨慎而负责,尽快拿出决毅的态度,将正滑向“永久性粮食危机”和“无可逆转的气候危机”边缘的地球挽救回来。

Isabelle Meister,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国际顾问

报告: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

本报告由绿色和平委托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林而达研究员组织专家编写,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关阅读

16
2024.04

从90后到00后,观鸟何以在年轻人中成为一门显学

我接触到了一群非常年轻的观鸟爱好者,发现这个爱好没我想象中那么小众,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