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过时空气指标,香港特别行政区污染帮凶

2004年10月22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漫天毒气

以今早九时为例,铜锣湾的「空气污染指数」是91;但绿色和平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计算的指数却高达314。

绿色和平副项目主任陈宇辉在今日的记者会上解释,政府在1987年根据《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制订的《空气质素指标》,管制7种污染物〈注一〉在大气的可接受浓度。该《指标》自此成为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估」、以至计算广为市民熟悉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指导标准。至今差不多二十年,一直没有再检讨过。

他批评,由于《指标》落后、过时,未能发挥预警效用,令市民大众过去十多年来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空气严重受污染的情况不能及时警觉和反应,导致今天空气质素如此恶劣。「欧盟在1999年重新订定了新的空气质素指标,并于今年检讨;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推出空气质素指引后,亦于2000年进行检讨,新加坡亦已采纳世卫标准。唯独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仍『拥抱』着八十年代的标准沾沾自喜,还有如『吴下阿蒙』般宣称此标准是合乎国际标准!〈注二〉」

根据资料,特区政府近两年高调宣传已和广东合作治理区域性空气污染,计划的目标仍只以《指标》来预计2010年的空气质素。而香港特别行政区所容许的污染物浓度远远高于欧盟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受的可吸入悬浮粒子浓度是欧盟的3.6倍,二氧化硫为2.3至2.8倍,二氧化氮是1.5至2倍。环保署发表的《香港空气质素2002》宣称,本港空气的达标率高达95%至100%,陈宇辉指出此「超额完成」的达标率,和市民对恶劣空气质素的批评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过气指标」的荒谬。

为了进一步说明《指标》的不足,绿色和平由明日起,每日以世卫的标准计算香港特别行政区环保署发表的《香港空气质素2002》宣称的「空气污染指数」,结果于下月一号公布。届时公众便可以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环保署发表的《香港空气质素2002》宣称最真实的空气污染状况。

绿色和平要求政府不要再企图以过时的《空气质素指标》掩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此举只是掩耳盗铃、粉饰太平。陈宇辉重申,政府应从速检讨,根据国际认可标准更新《空气质素指标》,并重新制订「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让市民了解空气污染的真像;更不应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空气质素欠佳的责任推到珠江三角洲,应尽早落实有效的减排措施(尤其是针对本港的煤电厂),并公怖改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空气质素的行动计划。

注: 1. 七种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总悬浮粒子、可吸入悬浮粒子、铅。 2. 环保署网址:www.epd.gov.hk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