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还钱于民 追讨堆填区百亿烂账

2004年6月29日

环保团体又指包括地产发展等废物生产者在大赚钞票之余,却未尽社会及环保责任缴付分毫拆建废料的堆填区费用,过去十年变相由香港纳税人补贴了162.5亿元的废物处理费,绝不公平。

多个环保团体的代表,今早高喊“还钱于民”的口号,向红湾半岛的发展商新世界发展公司“讨债”,代表香港纳税人,要求对方归还堆填区使用费。

环保团体指称,新世界发展早前声称会拆卸簇新的红湾半岛改建豪宅,此举将无必要地产生二十万公吨建筑废物,又要纳税人分摊高达二千五百万元的堆填区使用费,更会缩短堆填区的寿命。

环保组织要求包括新世界发展等地产商“发财立品”,承担应有的企业及环保责任,归还过去分毫未付的堆填区费用,用作推动减少废物及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经费。

另外,环保团体今日发表联署声明,促请立法会明日通过《2003年废物处置(修订)(第2号)条例草案》,让建筑废料的堆填区收费早日上马,尽早落实污者自付原则。

联署声明认为,污者自付只是解决香港废物问题的治标手段。以红湾半岛事件为例,即使地产发展商愿意支付堆填区费用,仍然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政府应同时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可持续发展及源头减废等治本对策,方能彻底对应香港特别行政区迫在眉睫的废物难题。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