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中国食品生产商承诺不用转基因原料

2003年7月18日

宣传车活动使广州市民关注转基因食品

绿色和平今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非转基因(香港特别行政区称为非转基因)食品市场研讨会”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公布了32家食品商向中国消费者承诺不用转基因原料,这些厂商拥有的53个品牌包括国际知名的美赞臣、惠氏、立顿和箭牌,以及华南消费者和尤为港人熟悉的珠江桥牌、维他奶、好立克及淘大。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施鹏翔表示:”一些生产商已意识到保障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性,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与国际社会看齐。绿色和平希望有更多食品商加入这个行列,愿意向厂商提供有关技术和信息。”

不用转基因原料政策,在欧盟几乎成为经营食品业的标准,但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市场,是首次有食品商向消费者承诺不用转基因原料,而且为数众多。

绿色和平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绿色社区研究所合作,查询过67家食品厂商是否具有不用转基因原料政策,收到其中32家厂商书面承诺在中国市场不卖转基因食品。负责这次查询的绿色社区研究所研究员,绿色和平顾问朱健刚博士指出:”许多厂商的积极响应,表明非转基因正成为一个新的概念,影响中国食品市场的发展路向。自去年底雀巢在内地的转基因丑闻被媒体广泛报道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置疑。”

去年雀巢食品被揭露含有转基因成份,引起国内消费者的强烈反响。在欧洲向消费者承诺不用转基因原料的雀巢公司,因为在中国的产品使用转基因原料,被消费者指责持”双重标准”。

施鹏翔表示,”非转基因在中国绝对是一个大热的市场概念。现在的大趋势是国家落实执法,消费者倾向选择不含转基因成份的食品,迫使继续用转基因原料的食品生产商,不得不明确标示产品的转基因成份,并须承担销量下降的风险,或索性违法隐瞒产品原料。明显地,选择非转基因是最佳做法,对消费者最安全,对厂商最明智,对环境最好,而且对振兴国产大豆有利。非转基因可说是四赢方案。”

相关阅读

27
2024.12

全球塑料公约难产背后:各国立场“一厘米都没动”?

文章首发于《南方周末》。本文作者姚喆,为绿色和平全球策略顾问。 如果对主席建议案文做一个关键词检索,不难发现各国在谈判中最大的关切:“经济”出现了38次,“资金”有27次,远远超过“健康”的13次。塑料公约对经济的潜在冲击是各国决定谈判立场的重要考量。 “高雄心联盟”指责“务实派”逃避关键问题,是塑 […]

28
2024.11

原来保护环境的行动,还可以这样“飞”!

打开脑洞,保护环境的灵感就有可能成为可触摸、可复制、可进入日常生活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