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详情

Cards Details

眼不见为净

中国自1980年代起为缓解原料不足大规模进口可利用固体废物,进口废物中往往混杂有食品垃圾、有害物质等,处理不当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危害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部分地方和企业为追逐利益违规进口、倾倒废物,加剧了上述问题。为此,20177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1]

中国禁令导致发达国家垃圾出口骤减,回收与处置压力激增。自2016年以来,东盟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洋垃圾的接收大户。2016年至2018年,东盟地区的塑料垃圾进口量从83.7万吨增加到226.6万吨,增幅达到惊人的171%[2]。为节省成本,很多地区采用最简单的拆解、焚烧方法提炼其中的贵金属,大量的铅、汞、镉等致畸、致癌的有毒成分渗入地下水、排入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90%的儿童血铅超标[3]。然而,出口企业利用《巴塞尔公约》漏洞,以捐赠翻新名义合法转移有毒废物,而发展中国家既缺乏检测技术,又迫于经济依赖难以拒收。

地球上的人类

就像同处于一艘

宇宙飞船

© Greenpeace East Asia 2025